中年男人胃腸功能減退,患慢性胃病、食欲不振的情況十分常見,而且許多胃病主要是與飲食因素有關,如食甜食易產酸燒心,食辛辣易患胃痛、惡心、嘔吐等。
在合理飲食的情況下,治療胃病可試用下列食療方法:
1)神曲、山楂各20克,大米100克。將神曲搗碎,加山楂煎取藥汁,濾渣留汁;再與大米同煮成粥,每日2次溫服。對胃脘脹滿疼痛、積食難消化等有特效。
2)紅糖100克,生薑10克,水煎服,對胃寒腹痛有很好的療效。
3)雞蛋1個,胡椒6粒。將胡椒研成粉末,入油鍋和雞蛋共煎,熟後進食。能治虛寒胃痛。每日1次。
4)白梅花5克,大米100克。將白梅花與大米一同煮粥,每日3次溫服。有舒肝理氣、健脾開胃之效。主治肝胃氣痛、梅核氣、胸悶不舒、噯氣等症。
5)甘鬆5克,大米100克。先將甘鬆煎汁,取汁去渣;再將大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甘鬆藥汁,稍煮後即可食用。有行氣止痛、補脾健胃的功效。適用於悶胸痛、胃痛、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胃寒嘔吐。
6)白豆蔻15克,麵粉1000克,酵母粉20克。將白豆蔻研為細末,麵粉發酵後再與酵母粉一起揉勻,製成鹹饅頭,蒸熟進食。有行氣止痛、健胃化濕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腹脹、胃脘冷痛、惡心、嘔吐等症。
7)大蔥4段,生薑5片,白胡椒麵適量,以開水衝泡,或放於火上煮蔥、薑片刻,服時加少量食鹽調味,再放入胡椒麵,趁熱飲湯。適用於感受寒涼的胃病。
除了一些慢性胃病外,急性胃腸炎也容易發生在中年男性身上,主要以上吐下瀉、脘腹疼痛為主要症狀。中醫認為,急性胃腸炎主要暑濕之邪或貪涼感受寒濕,過食生冷肥膩,以致損傷脾胃,運化失常而致病。常用以下這些食療方法:
1)鮮藕100克洗淨,用開水燙洗後搗碎取汁,開水衝服,每天2次;或取去節鮮藕500克、生薑50克,洗淨後剁碎,用消毒紗布絞取汁液,開水衝服。
2)粳米50克,砂仁細末5克,將粳米加水煮粥,煎後調入砂仁末,再煮沸1~2開後即可。早晚服用。
3)玉米芯700克,黃柏、幹薑各5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每次3克,溫水送服。
4)綠茶、幹薑絲各3克,沸水衝泡,加蓋浸30分鍾,代茶飲,每日數次。
5)車前子30克,用紗布包好,加水500毫升,煎剩300毫升後去渣,加粳米煮成稀飯,分2次飲服。
健康課堂:
蹲食時,上腹部會受到擠壓,食道呈牽拉狀,使人不舒服,還會影響胃腸蠕動。因下肢彎曲,腹股溝動脈受到壓迫,血液循環受阻,由此會減少向胃部毛細血管供血,妨礙胃的正常消化功能。經常蹲食,既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失調,還可能形成消化道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