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四季食補:吃出健康來(5)(2 / 3)

辣味燒羊肉

主料:用羊後腿肉;配料:鮮冬筍、胡蘿卜、青蒜;

調料:蔥、薑、鹽、醬油、白糖、料酒、食油、味精、水澱粉、香油、豆瓣醬。

烹製:先將羊肉切成4cm方塊,胡蘿卜洗淨切塊,冬筍煮熟切成滾刀塊。水燒開,放入羊肉塊工汆透,撈入涼水洗淨,控幹。再放油50g燒熱,下入羊肉塊、蔥、薑,煸片刻。另用鍋燒熱50g油,放豆瓣醬炒透,再下料酒、醬油、白糖、清水。燒開後撈出豆瓣醬渣,將羊肉、胡蘿卜同蔥、薑放入,用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燒之。當羊肉燒爛後,將薑、蔥挑出,撇浮油,加冬筍、味精燒片刻,用水澱粉勾芡,淋香油,放青蒜即可。

紅燒狗肉

主料:剔骨帶皮狗腿肉;配料:白蘿卜、胡蘿卜、青筍、母雞、肘子、火腿。調料:蔥、薑、鹽、料酒、醬油、香油、香菜、胡椒粉、味精、青蒜;

烹製:將狗肉皮在火上燎焦,放溫水內泡軟。刮淨焦麵。剁成5cm的方塊。將兩種蘿卜和青筍製成荸薺型,母雞剁成塊,備上列調料;再用水將狗肉、雞肉煮透,撈在涼水內洗淨。蘿卜、青筍用開水汆熟,用水衝涼;又將大沙鍋或鋁鍋墊上竹蓖,盛清水,下入狗肉、雞肉、火腿及佐料燒開,撇去泡沫。加適量的鹽、醬油,用小火燒至爛時,放入蘿卜、青筍、味精、青蒜段即可出鍋食用。

十全大補湯

材料:黨參三錢、炒白術三錢、茯苓三錢、炙甘草錢半、當歸三錢、熟地三錢、川芎兩錢、杭白芍三錢、黃耆一兩、枸杞子五錢、肉桂五分、紅棗十個、土雞或烏骨雞一隻。

做法:放入鍋中,加水覆蓋,以大火滾水,後以小火燉,煮至雞肉熟透至爛後起鍋。

適用:氣血不足,久病體虛,麵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偏於虛寒之症。

5.推薦食品

羊肉:冬吃羊肉,是非常適宜的,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老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藥。由於羊肉含的鈣質、鐵質,高於豬、牛肉,所以吃羊肉對肺病、氣管炎、哮喘和貧血,產後氣血兩虛及一切虛寒症最為有益。據報道,羊很不容易得肺病。常吃羊肉、喝羊奶,對肺病有治療作用。至於氣管炎咳嗽和傷風咳嗽,隻需喝羊肉湯就可減輕或痊愈。

狗肉:狗肉味甘、鹹、酸、性溫。功能安五髒、暖腰膝、益腎壯陽、補胃益氣。若老年體弱、腰痛足冷,可於臘月取狗肉煮食。冬日常吃狗肉,可感周身溫暖,能夠有效地抗禦外來寒邪的侵襲。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祖國醫學認為,“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意思是說,咳嗽不僅是人體肺的病變,而且與人體的五髒六腑皆有關。即是說,心肝脾肺腎五髒功能失常,都能產生咳嗽。《本草綱目》上記載:“鵝肉利五髒,解五髒熱,止消渴”,正因為鵝肉能補益五髒,所以常食鵝湯、鵝肉,不會令人咳嗽。事實上,鵝肉的作用還很多,實驗證明,常食鵝肉湯,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還有控製病情發展和補充營養作用。《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鵝肉補虛益氣、暖胃生津,尤適宜氣津不足之人,凡時常口渴、氣短、乏力、食欲不振者,可常食鵝肉。鵝肉性味甘平,鮮嫩鬆軟,清香不膩,在深冬食之符合中醫養生學“秋冬養陰”的原則。此外,用鵝肉燉蘿卜還可大利肺氣、止咳化痰平喘,而深冬感冒較多。經常吃一點,對治療感冒和急慢性氣管炎有良效。總之,鵝肉物美價廉,尤適用於冬季食用。

蘿卜:有句諺語: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蘿卜上了街,藥鋪不用開。蘿卜在我國最早用於中藥而治病,它有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如用白蘿卜煎湯,可治傷風感冒;用蘿卜、生薑、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煤氣中毒頭暈、惡心、服白蘿卜汁;用白蘿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止吐血、便血等等,既簡便,又有效。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養陰,因為“秋冬養陰”是中醫養生學的一條重要原則。鴨肉營養豐富,是滋補妙品,《日用本草》說鴨能“滋五髒之陰”,鴨肉尤適用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一些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幹燥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但對中脘虛寒的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