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食物是良藥:常見病的食療法(3)(1 / 2)

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小便頻頻而混濁,舌質紅,少苔,脈細數。宜滋陰補腎。可選用:

(1)山藥萸肉粥:山藥60克,生地30克,山萸肉15克,大米100克,先將生地、山藥、萸煎湯取汁,與大米同煮成粥服食,每日1~2次。

(2)山藥蓮子粥:山藥50克,蓮子3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分1~2次服完。

(3)芡實煲老鴨:芡實100克,老鴨1隻,將鴨宰好,去毛、內髒、洗淨,芡實洗淨,放入鴨腹內,然後置鍋中,加清水、蔥、薑、黃酒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再煮2小時,至鴨爛熟,加味精調味服食。

(4)山藥杞子粥:山藥50克,枸杞子2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調味服食。

陰陽兩虛:腰膝冷痛,倦怠乏力,麵色無華,手足不溫,夜尿頻多,咽幹舌燥,五心煩熱,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宜滋陰補腎,溫陽益氣。可選用:

(1)杜仲核桃燉豬腰:豬腰1隻,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同燉熟服食。

(2)黃芪燉鱉:黃芪30克,鱉肉200克,共燉至爛熟,調味服食。

(3)韭菜粥:鮮韭菜60克,大米100克,韭菜洗淨切細,先煮大米,沸後加入韭菜煮成粥,油鹽調味食用。

(4)桂黃粥:肉桂3克,熟地黃15克,鮮韭菜50克,大米100克,先煎地黃、肉桂取汁,與大米同煮成粥,加入韭菜,調味服用。

7.推薦食品

大豆及其製品:大豆是糖尿病人較理想的食物,這是因為它所含的營養物質成份有益於糖尿病人。其一,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不僅含量豐富,而且生理價值也高,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可以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其二,大豆中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與豆固醇,對降低血中膽固醇有利。其三,大豆中碳水化合物有一半為人體不能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蘇糖。此外,大豆中還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微量元素與B族維生素。由以上可以看出,大豆及其製品,如腐竹、豆腐絲、豆腐幹、豆腐腦、大豆粉等,應成為糖尿病人的常用食品。

粗雜糖:如蓧麥麵、蕎麥麵、熱麥片、玉米麵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和食用纖維。實驗證明,它們有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麵、豆麵、白麵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麵饅頭、烙餅、麵條,長期食用,既有利於降糖降脂,又能減少饑餓感。

水果:糖尿病人應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並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澱粉。食後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導致血糖升高,對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於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膠,果膠有延緩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穩定時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時,要以含糖量低為選擇原則。同時,還要根據其含糖量,計算其熱能。換算成主食,減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總熱量不變。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認為在兩餐之間(血糖下降時)少量服用較為合適。糖尿病病人還應限製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製不好時,易使血清膽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並發症,不病性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飲食中要限製膽固醇的進量,一般主張膽固醇的限量為每日低於300毫克。故臨床應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動物內髒,如心、肝、腎、腦等,因這類食物都富含較高的膽固醇。而應多吃瘦肉和魚蝦等,此屬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食物纖維:下列食物中含纖維量較多,可作為糖尿病人經常選吃的食品,如:綠豆、海帶、蕎麥麵、玉米麵、燕麥麵、高粱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有一點必須注意,雖然食物纖維對糖尿病人有好處,但是也不宜過分單一食用,凡事總有個度,糖尿病人講究營養均衡更為重要。

植物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因其中含有較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它是必需脂肪酸,在體內能幫助膽固醇的運轉,不使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壁,所以這對預防糖尿病的一些並發症,如動脈硬化等有積極的作用,正因如此,糖尿病人所需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好。但是,植物油也不能大量食用,過量食用便會暴露其明顯的副作用,如產熱能過多而導致的肥胖等。科學家們建議:飲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之比,為1:1~2較好。

8.小貼士 治療糖尿病飲食偏方

(1)喝小黃米“油”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