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食物是良藥:常見病的食療法(3)(2 / 2)

每天早上用優質小黃米約50克煮稀飯,煮好後沉澱片刻,撇出上麵一層“油”湯,在早餐前約半小時喝下,剩下的小米飯待吃飯時吃掉,對糖尿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每天早上喝一次,連喝三個月必有顯效。

(2)末茶治療糖尿病:

實驗證明,末茶中含有能降低血糖的成分,因此可以治療糖尿病,如果每天引用4-5倍(約200克)的末茶,身心會感到非常清爽,體力充沛,也不必擔心會出現尿糖。

(3)馬鈴薯治療法:

將馬鈴薯煮爛,用紗布或過濾器過濾,留下大部分澱粉,再加自家吃的調味品,製成湯糊飲用。

(4)豬胰湯治療法:

將豬的胰髒加60克玉米須用水煮,其中玉米須必須小心使之幹燥後加以保存,每天大約使用20-40克即可。在一般中藥鋪都備有玉米須。

吃什麼能讓你遠離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組常見的、古老的代謝症群,指人進食熱量多於消耗量,進而形成脂肪堆積、儲存於體內,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者。肥胖無明顯原因可尋的稱單純性肥胖症,有明顯原因者稱繼發性肥胖症。肥胖有遺傳背景(多基因遺傳),但隻起易發的作用,尚與生活行為方式、攝食行為、嗜好、胰島素反應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關。以下是十三種公認的減肥食品:

牛奶:牛奶含有豐富的乳清酸和鈣質,它既能抑製膽固醇沉積於動脈血管壁,又能抑製人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減少膽固醇產生。

葡萄:葡萄、葡萄汁與葡萄酒一樣含有一種白藜蘆醇,是能降低膽固醇的天然物質。動物實驗也證明,它能使膽固醇降低,還能抑製血小板聚集,所以葡萄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

蘋果:蘋果因富含果膠、纖維素和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

如果每天吃兩個蘋果,堅持一個月,大多數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害)會降低,而對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會升高。實驗證明,大約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膽固醇水平會降低。

大蒜: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減少血中膽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於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韭菜:韭菜除了含鈣、磷、鐵、糖和蛋白、維生素A、C外,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的纖維等,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腸道中過多的營養,其中包括多餘的脂肪。

洋蔥:洋蔥含前列腺素A,這種成分有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功能。

它還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了降血脂外,還可預防動脈硬化。40歲的人要多吃點。

香菇: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經常食用可使身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質有相對增加趨勢。

冬瓜:經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體多餘的脂肪和水分,起到減肥作用。

胡蘿卜:富含果膠酸鈣,它與膽汁酸磨合後從大便中排出。身體要產生膽汁酸勢必會動用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促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降低。

海帶:海帶富含牛黃酸。食物纖維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膽汁中的膽固醇。

燕麥:燕麥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和皂甙素等,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玉米: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幾乎沒有高血壓、冠心病,這主要是得益於他們以玉米為主食。

脂肪肝患者該吃什麼好

脂肪肝在正常人肝內總量占肝重的3%~5%,當肝內脂質,特別是甘油三酯過多堆積,超過肝髒濕重的10%,即稱為脂肪肝。嚴重者脂肪堆積達40%~50%。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變化及預防保健措施相對滯後,脂肪肝的發病率呈急劇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引發脂肪肝的常見病因有:酒精、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藥物和毒物中毒、營養不良等。脂肪肝雖然被認為是良性病變,但其纖維化的發生率約達到25%,其中約1.5%~8.0%的患者可惡化為肝硬化。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無任何症狀,在常規體檢中偶爾發現有肝腫大,或轉氨酶增高。另一部分病人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檢查時,提示可能存在脂肪肝。一部分病人自覺右上腹輕度不適、隱痛或上腹脹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