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活到天年:健康長壽的食補妙方(3)(2 / 2)

堿性食物益長壽

能夠活到100歲甚至更長,一直是人們的夢想。科學家對世界上的長壽人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俄羅斯高加索地區的長壽村,不少人能活到130歲甚至140歲。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探求他們長壽的秘訣。最後,科學家發現,在長壽村裏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食物或靈丹妙藥供人享用,惟一不同的就是他們的飲水呈微堿性,pH值為7.2-7.4,與人的血液pH幾乎相同。正是這微堿性的水,使長壽者的血管保持著柔軟和不硬化,使他們的血壓偏低,脈搏正常。

科學家由此認定:常吃堿性的食物有益長壽。

一般說來,堿性食物多屬植物類,因此,要想長壽的人要多吃植物性食物。

從另一方麵說,在地球的生物中,植物一般都比動物的壽命長,也說明了植物性食物與長壽的密切關係。

因此,想長壽的人要多吃植物性食物。

這類食物有:

豆腐、豌豆、大豆、綠豆、油菜、芹菜、番薯、蓮藕、洋蔥、茄子、南瓜、黃瓜、蘑菇、蘿卜等。

而呈弱堿性的食物有:

菠菜、白菜、卷心菜、生菜、胡蘿卜、竹筍、馬鈴薯、海帶、柑橘類、西瓜、葡萄、香蕉、草莓、板栗、柿子、牛奶、咖啡、葡萄酒等。

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因吃起來酸,人們就錯誤地把它們當成了酸性食物,如山楂、西紅柿、醋、梅子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堿性食物。

那麼,什麼是酸性食物或偏弱酸性食物呢,一般地說,各類畜禽肉,都是酸性食物,常見的酸性食物還有蛋黃、魚籽、牡蠣、白米、麵條、麵包、鰻魚、章魚等等。

說到長壽食譜,在這裏,我想推薦一款大家都不太知道的菜,有機會,大家品嚐一下,很有用的,那就是龍虎山道家菜。

江西的名山龍虎山,是道教曆代天師修道煉丹之所,飲食文化十分豐富,並形成了獨有的道教飲食文化,天師道家菜也形成了係列。

我們查看一下曆代張天師世係表,會發現,曆代天師都十分高壽。

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活了123歲,第五代天師張昭成壽命是119歲,第十代天師張子祥則是120歲,第十三代天師張光104歲;前二十六代天師壽命均在80歲以上,前十八代天師壽命均在92歲以上。可見道家飲食養生確有精妙之處。

在道家菜中,以“上清豆腐”、“天師八卦宴”最為有名。

上清豆腐曆史悠久,早在西晉永嘉年間,上清豆腐就成為當時繁華集鎮倪陽鎮(上清鎮)的一大菜肴。鎮上磨坊林立,豆腐香味沁人心脾,豆腐行銷四方,成為龍虎山一絕。由於上清豆腐利用瀘溪河畔優質天然礦泉水,采用傳統的手工石磨工藝,精選優質大豆為原料,所以製成的豆腐具有鮮、嫩、白、爽、香、滑的鮮明特色,沒有豆腥味和機製豆腐的異味。上清豆腐加工成豆腐幹後,白嫩光滑,脆而不碎,清香鮮美,柔滑潤喉,無論是油煎、紅燒或清燉,都有與眾不同的風味。

作為張天師素食的主要菜肴之一的上清豆腐,營養極為豐富,具有“寬中益氣、消腫痛、下大腸濁氣”及“清熱散血”等功效,還可治酒精中毒、血氣不足、脾腎陽虛、月經不調、貧血、痢疾等。

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身染小疾,茶飲不思,後來,在高人的指點下,來到了天師府,召見天師,尋求靈丹妙藥。張天師思索一番,擺出了一桌豆腐菜,清一色的豆腐,油煎、紅燒、清燉等各具特色。乾隆皇帝聞到豆腐的香味,胃口大增,尤其對其中的一道“黃袍拜君王”(即黃芽頭魚煮豆腐)讚不絕口,病竟不治而愈。回京後,特宣召天師進京傳藝。此後,這道“黃袍拜君王”成為了宮廷菜。

據說一些國際友人和港澳同胞來龍虎山朝聖祭祖、旅遊觀光,品嚐上清豆腐後都交口稱讚。

與上清豆腐相比,天師八卦宴就更加豐富多彩了,它集道家菜精華於一體,嚐後令人回味無窮。天師八卦宴是曆代天師宴請賓客,舉行重大活動排擺的宴席,程序有簡有繁,簡單的一般是一葷三素,為天師平日用餐之食。複雜的八卦宴也叫“大餐”,做起來頗為講究,而且充滿道家的玄機。設宴時,取老式八仙桌,按八卦圖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是經店主潛心改良後的道家菜,口感精細、宜人,帶著恬然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