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活到天年:健康長壽的食補妙方(4)(1 / 3)

飲食多樣能長壽

在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康熙大帝和壽命最長的乾隆皇帝,據說其長壽的秘訣之一就是飲食多樣。康熙大帝吃得如何多樣記載不多,而乾隆皇帝的吃,傳說和記載就多了,不說別的,光他六次下江南,就吃得夠多樣的了。光在民間,葷葷素素,幾乎吃遍了江南所有可吃的小菜,如“冰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其實,這些小菜隻是名字起得好聽,實際上隻不過是豆腐、菠菜之類。還有鱔魚,也都成為乾隆的口福,要是在宮裏,這些“農家菜”恐怕是吃不到的。吃得多樣了,營養全麵,才使乾隆成為皇帝中的“老壽星”。

還有大文豪郭沫若,其長壽也與講究飲食的多樣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郭老不講求大滋大補,力求日常飲食多樣化。主食以大米為主,兼吃雜糧。他的食譜時常替換,如麵條、餛飩、炒麵、發糕、燒餅、豆包、麥粥等。他尤其喜歡在發糕裏摻和一定數量的玉米麵,夏令則食用綠豆稀飯。營養學家認為,每種糧食的營養成份不完全相同,如能把幾種糧食混合著吃,就可以取長補短,營養互補,有益健康。

郭老竭力主張菜肴要少而精。所謂的精,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恰當、五味調和的家庭小菜。適合他的菜肴有: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清蒸魚、醋椒魚等。郭老特別喜愛采摘一些野菜和植物的莖、葉、花來做膳食。比如,摘些枸杞嫩葉加水煮,拌以蒜苗食之;用木槿花煮湯飲用。他還常把二月蘭和紅薯秧當作別具風味的小菜食用。他認為,野菜清香味濃,能調劑口味。醫學研究證實,飲食無度,尤其長期大量葷食,容易造成營養過剩而誘發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瘤等現代“文明病”。野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少受汙染,而且醫食同源,既可當菜食用,又可療疾保健。

康熙、乾隆和郭老的飲食之道,是合乎營養學原理的,他們的日常飲食多樣化,有助於充分攝取多種營養素,以滿足生長發育和健康長壽的需要。《黃帝內經》有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我國醫學家、營養學家認為,以五穀雜糧和蔬菜為食,可使人的血液保持正常的偏堿性狀態。康熙、乾隆和郭老的飲食之道合乎養生之術,故而有助其健康長壽。

長壽飲食養生十不貪

1.不貪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2.不貪精

老年人長期講究食用精白的米麵,攝入的纖維素少了,就會減弱腸蠕動,易患便秘。

3.不貪硬

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弱,如果貪吃堅硬或煮得不爛的食物,久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4.不貪快

老年人因牙齒脫落不全,飲食若貪快,咀嚼不爛,就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同時,還易發生魚刺或肉骨頭鯁喉的意外事故。

5.不貪飽

老年人飲食宜八分飽,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既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猝死。

6.不貪酒

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力,加重心髒的負擔。同時,老人多飲酒,還易導致肝硬化。

7.不貪鹹

老年人攝入的鈉鹽量太多,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心髒病及腎髒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