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醫易同源:《易經》中的養生智慧(1)(3 / 3)

所謂“象義食品”,是根據食物本身的偏性來說的。我們知道,食物有溫、熱、寒、涼四種偏性。中醫認為,寒涼食物可養陰,溫熱食物可養陽。另外,那些生長在背陰處的、向北麵的以及水中的食物,如蘑菇、藕、蓮子、水稻等,或者是在冬天成熟的食物,如白菜、蘿卜等,均可養陰;相反,那些生長在向陽的、向南麵的以及地麵上的食物,如南瓜、向日葵等,或者在夏天成熟的食物,如小麥、石榴等,則可養陽。這些能夠滋陰養陽的食物都屬於象義食品。

由於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分,因此與飲食的熱性與寒性有著密切的聯係。熱體者,宜進寒食,特別是得了中醫稱的“熱性病”,如高血壓、咽喉炎、便秘等,適宜進食芹菜、薺菜、藕、荸薺、銀耳、綠豆等寒性食物;而寒體者,則宜進食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黃酒、紅參,等等。在飲食養生中,我們一定要認清各種食物的偏性,對自己的身體進行適當、適度的進補,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卦象體質的人的養生方案

《易經》有言:“陰陽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者,掛也,是一種現象掛在我們的眼前,故而稱其為卦。《易經》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現象,宇宙間共有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用“囗”代表陽,用“囗囗囗”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即為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或方位,它們是:乾(天、西北)、坤(地、西南)、巽(風、東南)、震(雷、東)、坎(水、北)、離(火、南)、艮(山、東北)、兌(澤、西)。

醫易同源,我們也可以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並根據人的不同體質進行養生保健。比如,在八卦中,乾卦對應的部位在首,也就是人的頭;坤卦對應的則是人體的肚子和腹部;震卦在足;巽卦在臀、股;艮卦則在手;坎卦是耳朵;離卦是眼睛;而兌卦則對應了嘴。不同卦象的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養生方法也必然有所區別,下麵就為大家分別介紹一下。

1.乾卦人

乾為天卦象:上乾下乾純陽卦。乾卦為八卦之首,象征陽剛,剛健,自強不息。這一卦象的人通常組織能力比較強,領導能力比較強,具備領導者的素質,一般多為上級、領導、有錢而富貴者。除了頭,乾卦還對應人的胸、肺和大腸,所以乾卦人的頭都比較大,而且胸廓很發達,骨骼好,具備擔當重任的身體條件。乾卦在五行中代表“金”,乾卦人也就代表了一種陰陽平和的狀態,所以他們的壽命都比較長。但是,“金”在五行中屬燥,所以乾金之人容易患肺方麵的病,比如肺燥;肺又和大腸相表裏,因此也容易得腸燥、便秘,甚至哮喘病、糖尿病。

根據這一體質特點,乾金卦的人在養生時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涼潤肺的食品,比如銀耳、藕、百合、杏仁等;多吃一些潤腸的食物,如紅薯、木瓜等。另外,煙酒之類易產生燥熱,所以要少抽、少喝。

2.坤卦人

坤為地卦象:上坤下坤純陰卦。坤卦明柔,地道賢生;厚載萬物,運行不息而前進無疆,有順暢之象。所以坤卦人以長壽的居多。這一卦象的人基本上偏內向,性格穩重厚道,踏實勤懇,屬於實幹家一類的人。坤卦對應人體的腹部,所以這類人通常個子比較矮,但比較敦實,行動緩慢。坤卦在五行中代表“土”,屬濕,濕氣通於脾,故該型人常有脾係疾患的潛在預感傾向,如腹痛泄瀉、水腫等病,並易患內髒下垂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