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本草綱目》:華夏仙草養生千金方(4)(3 / 3)

推薦食療方:馬鈴薯蜂蜜膏

原料:鮮馬鈴薯100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鮮馬鈴薯洗淨,用攪肉機搗爛,用潔淨紗布包之擠汁;放入鍋內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熬;當濃縮至黏稠狀時,加入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攪拌,再以文火煎至成膏狀,冷卻後待用。一般要在空腹時服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20天為一個療程。

4.葡萄幫你對抗神經衰弱

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激增,常常導致很多人患上神經衰弱症,嚴重者還會給生活和工作都帶來很大的困擾。不過這裏向大家推薦一種能夠對抗神經衰弱的食物——葡萄。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能滋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有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作用,可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葡萄對於神經衰弱的治療效果來源於其果實所富含的成分。葡萄富含葡萄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這些物質都可以補益和興奮大腦神經,所以常吃葡萄對治療神經衰弱和消除過度疲勞效果不錯。

推薦食療方:葡萄枸杞湯

原料:葡萄幹50克,枸杞30克。

做法:將葡萄幹和枸杞洗淨後,加水800毫升,用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煮30分鍾,待溫後飲湯食葡萄幹及枸杞。

5.消痰開鬱,茼蒿效果好

茼蒿為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既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又因花形似菊,所以也被稱為“菊花菜”。《本草綱目》中記載:茼蒿“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茼蒿內含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及多種氨基酸,性味甘平,可以養心安神,潤肺補肝,穩定情緒,防止記憶力減退;氣味芬芳,可以消痰開鬱,避穢化濁。常吃茼蒿,對於治療痰多咳嗽,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心煩不安,腹瀉,脘脹,夜尿頻繁,腹痛寒疝等病症皆有很好的療效。需要注意的是,茼蒿辛香滑利,胃虛泄瀉者不宜多食。

推薦食療方:茼蒿蛋白飲

原料:鮮茼蒿250克,雞蛋3枚。

做法:將鮮茼蒿洗淨備用,雞蛋取蛋清備用。茼蒿加適量水煎煮,快熟時,加入雞蛋清煮片刻,調入油、鹽即可。

6.枇杷,生津潤肺止咳的良藥

枇杷,又稱臘兄、金丸、盧橘等,因外形似琵琶而得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枇杷“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髒”。這是因為枇杷中含有苦杏仁苷,能夠潤肺止咳、祛痰,治療各種咳嗽。此外,枇杷中所含的有機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對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一定的作用;枇杷果實及葉有抑製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預防四時感冒;枇杷葉可晾幹製成茶葉,有泄熱下氣、和胃降逆之功效,為止嘔之良品,可治療各種嘔吐呃逆。

需要注意的是:脾虛泄瀉者忌食;枇杷含糖量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忌食。另外,枇杷仁有毒,不可食用。

推薦食療方:秋梨枇杷膏

原料:雪梨6個,枇杷葉5片,蜜糖5湯匙,南杏10粒,蜜棗2粒,砂紙1張。

做法:先將5個雪梨切去1/5做蓋,再把梨肉和梨芯挖去;然後把枇杷葉、南杏和蜜棗洗淨,放進梨內;再將餘下的1個梨削皮、去心、切小塊,將所有梨肉和蜜糖拌勻,分放入每個雪梨內,蓋上雪梨蓋,放在燉盅裏,封上砂紙,以小火燉2小時,即成。

7.吃蓮藕,治崩漏

崩漏是婦科常見病,亦是疑難重症,很不好治。但是,蓮藕對於治療崩漏卻有神奇的效果。《本草綱目》這樣記載:“藕,甘平,主治熱渴、散留血、生肌。”現代醫學研究,蓮藕的藕皮破血,藕節止血,藕身養血,而蓮藕又生於夏日涼爽的水底淤泥之中,得水底清涼之氣,故而破血、止血、養血、涼血。蓮藕對於因血熱而出血的患者而言,是一味真正的良藥。但由於藕性偏涼,所以產婦不宜過早食用,一般在產後1~2周後再吃藕可以逐淤。另外,在烹製蓮藕時忌用鐵器,以免引起食物發黑。

推薦食療方:醋溜藕片

原料:蓮藕400克,食用油30克,醬油10克,醋15克,鹽4克,澱粉5克,蔥、薑適量。

做法:將藕去節,削皮洗淨,再頂刀切成薄片,下入開水鍋中略燙,撈出瀝幹水分待用。

炒鍋注油燒至溫熱,下蔥末、薑末,馬上烹入醋,加入醬油,鹽和清湯,加入蔥片略炒,用水澱粉勾芡,淋入花椒油,翻炒均勻,出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