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見孫策(2 / 2)

“你認為我今晚我應該交好閻象?”劉和眉頭一皺。

“不,主公最好還是保持中立,”封旻指了指請帖,“關鍵還是在後將軍啊!”

隻見請貼上並不是劉和的名字,上麵刻著一個大大的“袁”字,顯然劉和並不在邀請之列。

……

但劉和還是去了。下午申時,劉和便帶親衛騎著馬匹,來到了郡守府。

此時街道上正紛紛揚揚的下著大雪,路上行人稀少,但袁府門前卻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劉和令親衛牽走馬匹,走到門閭之前,拿出請帖。

門衛是十幾個手持刀槍的精銳甲士,殺氣騰騰的盯著赴宴的每一個人,並令所有人將配劍卸下,然後仔細查看請帖。見劉和木牌上大大的“袁”字,便有一管事模樣的中年人將劉和帶入府中。

袁府很大,管事帶著劉和繞了幾圈,劉和才發現去的並不是正廳,而是一間偏房。劉和進去的時候,房內已經有不少人了,最引人注目的確是一手持兵書的少年。

看起來比劉和還要小兩歲。

少年雙眉如刀,目含煞氣,就自然地坐在那裏,散發出一股勃勃英氣,與周遭格格不入。

“來著可是伯衡兄?”在劉和進入偏房的一瞬間,少年竟放下手中竹簡,起身迎了上來。

“正是在下,足下應該是烏程侯之子孫策孫伯符吧!”劉和雖然沒見過此人,卻對他有一定的猜測。

按照大漢的傳統,表字一般都是在男子二十歲加冠禮上由長輩命名。但實際上很多世家子十五歲束發後,就會外出遊曆,或是求學,或是遊玩,為了方便,長輩一般就會在束發禮上就取好表字。

劉和的表字就是在進京前由阿翁所取。而孫策則是因為從小跟隨其父四處征戰的原因。

少年聞言眉頭一挑,“伯衡兄竟然聽過我孫伯符的名字?”

劉和哈哈一笑,道,“生子當如孫伯符,在汝南,後將軍這句話恐怕是無人不曉吧?”

二人雙目相對,竟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情。可惜劉和知道,不久之後,孫策就會成為自己最大的對手。

此時的孫策意氣風發,談吐舉止,令人心折。怪不得連周瑜這樣的千古俊傑都去主動結交,引為總角。

直到侍者出現,兩人一直相談甚歡。

……

宴會開始時,已經華燈初上。

孫劉二人攜手走進宴堂時,後將軍手下文武早已安然就坐。

軍中尚左,後將軍麾下大將全居於左,謀士文臣居於右,各有十數人,跪在案桌之旁,居然有一種文武滿堂,人才濟濟的煊赫之感。

見到劉和一瞬間,楊弘的臉色有些陰沉,招了招手,侍者小跑過來,低語幾句後,臉色更是有些驚疑不定。劉和及其下屬每天的吃喝宿行,事無巨細,都會在晚上擺在楊弘案頭,雖然楊弘對劉和並不太在意,但仍會令手下幕僚酌情處理,但他今晚怎麼會跑到這裏來?

閻象卻沒有想那麼多,見到劉和的時候竟然有些驚喜。最近幾次與楊弘交鋒,閻象都處於下風,此時見到劉和狠狠吐了一口氣。

“伯衡賢侄,許久不見,老夫可甚是想念啊”閻象捋了捋頜下的三寸羊須,一張老臉笑的像菊花一樣。

“多謝閻公掛念,自從上次一別,和無時不刻想著再聆聽您老的教誨呢!”劉和趕緊上前行禮。

“嗬嗬,賢侄若是有空盡管來找我即可,老夫府上隨時恭候賢侄的光臨。”閻象笑著將劉和拉到自己的酒桌上來,隨意問了劉和一些毫不關聯的問題。

漸漸劉和聽出了老狐狸的意思,他這是在打聽自己是如何混到酒宴上來的呢!

劉和心中暗自冷笑,早幹什麼去了?宴會之前自己可是一張請帖都沒手收到,這會兒想摸老子的底?沒門兒!

劉和打了個哈兒哈兒,向主座的空位上拱了拱手道,“這都是後將軍的恩德啊!”

閻象聽後也有些驚疑不定,難道是主公開始插手我們的爭鬥了?

劉和哪會管閻象在那裏瞎琢磨什麼,起身告辭,按照請帖坦然自若地坐在了眾多袁氏子弟之間,現在楊、閻二人的臉一下子全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