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武將的等級劃分(1 / 2)

這裏說的武功果然與武俠中的武功截然不同,根本沒有什麼內功、真氣什麼的,反而與後世的潛能之說有些關係,往往需要與膳食、藥物相配合。

正所謂窮文富武,這裏的武指得就是武功。

這裏有一個與武功相近的詞,叫做武藝,劉和就從下就習練武藝。兩者一個側重於對身體機能的提升,一個側重於對戰鬥技藝的提升,兩者又有相互重疊的部分。“習武”一詞中的“武”字若沒有特殊說明,往往指的就是武藝。

一個武將的武力強大與否,往往用“武藝”一詞來形用,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戰鬥力。從來沒有學習過武功的人武藝也可能超過精習武功多年的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神醫華佗的弟子吳普。

吳普原來是個官宦之家的子弟,過著富裕的生活,是位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的闊少爺。自從習練五禽戲後,身體機能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曆史上的吳普壽命高達百歲,依舊耳不聾,眼不花,發不白、齒不落。

那他的武功境界高不高?肯定高,但要論沙場廝殺的武藝,他恐怕連個普通的軍漢都不如。

既然如此,武功的境界為什麼會與武將的等級劃分相關呢?武功的境界又有那些?

劉和的心中充滿了疑問和興趣。

武功分為四個階段,築基、脫胎、內壯和人相,在早些時候,分別對應著不入流、三流、二流及一流武將。

築基,顧名思義,打地基,打基礎的意思。築基的過程也很簡單,合理的膳食、科學的鍛煉,有條件的還可以配合藥物刺激。從這幾點來看,劉和的築基過程還是比較完美的。

而築基的效果卻與每個人的先天資質、後天鍛煉、飲食進補、藥物刺激、個人天賦、機緣機遇等息息相關。

對於普通人來說,從母體孕育開始到中年期之前,隻要身體的力量、速度、反應、耐力、恢複力等任何一項還在增強,都可以認為還處於築基期。但重點的築基時間一般都放在束發禮之前,也就是十五歲之前,並不是說以後的效果不好,而是十五歲至二十五歲之間這段時間人體發育已基本完善而身體機能卻沒有徹底固化,是最適合突破到脫胎的時間段,錯過了基本上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築基到脫胎是一個坎,大部分習武之人一輩子都會卡在築基期上。這個坎叫做障,而從築基到脫胎的這個過程又叫破障。

破障可遇不可求,它一方麵需要築基大成,另一方麵需要在人體機能固化之前激發出人體潛能,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的話不但影響身體發育,脫胎的效果也不好;太晚的話,突破到脫胎的機會會變得越來越迷茫。

破障,即打破人體極限,突破自我,是激發人體潛能的一段過程。持續得過程大約在一百天左右,稱為破障期,又名最後的築基或者百日築基。它將人體以後十多年的築基效果及人體可以被合理開發出來的潛能在這短短一百餘天中激發出來。

它決定了以後武功所能達到的高度。這一階段,除了需要習練特殊的築基法門外,還需要服用配套的藥物。

“因為在這個階段,除了會使人體的力量、速度、反應、耐力、恢複力等各方麵全都急速增長外,人體的精力、思維、感知、意誌等各方麵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人的性格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趙雲意有所指,“所以這個時候你是不適合過度廝殺的。”

劉和若有所思,怪不得昨夜自己遠射殺人之後還感到胸悶惡心,今天近距離搏殺卻麵不改色。還有之前自己一直是一個普通人的心態,現在自己明顯感覺堅毅了許多。

趙雲又接著介紹。

武功的第二個階段叫脫胎,即脫胎換骨的意思。在這個階段,人體的各項既能不但不會繼續增長,反而會在某些方麵出現一定程度的倒退。這是一件很無奈的事,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好事,這是人體的自我調節和外界的輔助鍛煉所造成的結果。

脫胎期的這種變化會使得武者不會因為身體機能的過高提升,出現掌控方麵的失控,造成使用不當而受到自我傷害。畢竟能夠掌控的力量才是屬於自己的真正力量。

這個時候,人體的各項機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需要武者通過合理膳食和適合的武功去適應、了解、掌握、協調、搭配以及運用等,如使臂指之後就可以嚐試進入內壯期。

內壯期需要對五髒六腑進行錘煉,需要特殊的武功與吐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