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曳裾王門不稱臣(1 / 2)

“主公,能否聽屬下一言?”

屬下的第一次進言,作為主公,袁術的自然得給他幾分麵子。於是袁術點了點頭,笑著說“久聞曜卿多智,我今日正想聽聽曜卿的高見。”

袁渙本來是被迫無奈才投入袁術麾下的,但是有一點他很明白,既然已經這樣做了,他就得做好。今天新入袁術帳下,他的顯露一下自己的本事給袁術留一個好的印象,也可以順手幫劉和一下,。

於是站起身向袁術行一禮,又向劉和點點頭,這才不慌不忙道,“我認為劉侍中現在最迫切需求的並不是什麼糧草,而是一塊立足之地。”

“哦,這是何意?”

“劉侍中仁義寬厚,手下收攏了上萬的流民,若沒有穩定的後勤來源,哪怕主公給他再多的糧草,也隻能滿足他的一時所需,不是長久之策。”

袁渙果然厲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劉和知道自己無論是武藝還是智謀,在漢末群雄中都隻能算一般,所以他極力模仿劉備,想要獲得一份仁義無雙的美名。因此他趕到下蔡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努力的幫袁術攻城,而是收攏戰亂造成的流民,展示自己的仁義善良,對於此事封旻也是極力讚成。

所以即使劉和失蹤了,封旻依舊力排眾議,救濟流民。在周昂棄城之後,投靠劉和的流民劇增,一下子超過了萬人,致使可用一月的糧草不過十餘天便消耗殆盡。

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今日袁渙暗助,未必沒有這方麵的原因。

劉和一下子明白了袁術的目的:你劉和想要獲得一個好的名聲,好,沒問題,但是要糧草,我也沒有!但我可以給你最想要的東西,但需要看看你能拿出什麼條件。

劉和暗歎一聲,自己還是太嫩了!自己想要什麼人家袁術早就知道了,袁術能做到一方諸侯,自然見識高遠,偏偏自己受到了後世的影響,不知不覺中把他低估了。人家哪裏是演雙簧,人家是等著自己開價呢!

劉和本來來想以帶軍離開相要挾,令袁術給自己一塊地盤,自己則以傭兵的形式幫他打仗。可如今既已說開了,自己隻能另想辦法了。

劉和微微欠身道:“如今和的麾下有上萬流民,饑寒交迫,欲投靠後將軍,不知後將軍可能容納?”

劉和說得很坦然,也很隱晦。劉和隻說上萬流民,卻不說自己及麾下的數千將士,就是暗示袁術,自己可以投靠他,又不想確立軍君臣的名義。

不等袁術開口,張勳臉色大變,急道:“主公不可,若是劉侍帶軍中來投也就罷了,要這上萬流民又有何用?隻是徒耗衣食罷了!“

劉和垂下眼瞼,端坐不語,也不反駁。如今條件已經開出來,這是自己的底線,相信袁術會明白自己的意思。

正所謂“曳裾王門不稱臣”。自己以後想要在袁術治下混日子,自然離不開袁術的支持,因此他必須臣服與袁術。但是真的他和袁術綁在一起又絕不可能,所以劉和打算間接地歸順袁術,但絕不稱臣,定下名分!

現在今非昔比,幽州的大軍如今已牢牢掌握在了劉和的手中,主動權在己。若是不能談攏,劉和寧願帶著軍隊和流民離開袁術,另謀生路。

袁術也不答話,隻是閉目思考。

這時,袁渙在一旁再次問道:“主公,能否再聽屬下一言?”

袁術笑著點點頭,鼓勵的看著他道,“不知曜卿還有何高見?”

袁渙微微欠身道,“有道是無功不受祿。主公不可能無緣無故就劃出一縣治地,給劉侍中安排流民。否則主公的帳下的文武和治下良民都不會答應,這一點劉侍中應該明白吧!”

劉和點了點頭,知道袁渙這是暗示自己,袁術最多隻能給自己一縣之地,且不會是他自己下轄的城池,這應該是袁術的心裏底線。這袁渙揣摩人心的能力真是厲害啊!

不等劉和開口,袁渙便笑道,“現在正有一個好機會。周賊無道,其所轄諸縣良民祈盼王師久矣!劉侍中若能立下大功,主公哪怕是將合肥送給侍中,他人也不能置喙分毫!”

“這袁渙真是厲害!”劉和不由得再次暗歎,他沒想到袁渙竟將最合適的地盤都給自己選好了,還都在雙方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首先對劉和來說,自己必須要達到的三個要求都滿足了。

其一,名分問題。若劉和得到合肥,袁術得到九江,自己就是他名義上的屬下,又不用明確君臣之份,雙方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