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善後與流民(1 / 2)

李巍率軍衝入衝入城中之後,發現守軍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一觸即潰。

守軍不但在裏門之後又設了一道拒馬、鹿角組成的防線,還放了不少的士兵在後麵防禦,李巍等人竟然被堵在城門附近殺不進去。

原來浚遒外鬆內緊,防線後的士兵,加上及時趕來的巡邏兵,以及跑下城頭的守兵,守城的足有一二百多人,就是為了防備敵人的突然襲城。雖然守軍當中以丁壯居多,還是給李巍等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幸好李巍等人搶占了先機,最後一道防線還沒有及時合攏,便被他們殺入了軍陣當中,守軍瞬間死了不少人。

現在的情況是,一方有著突襲之利,人少卻精悍,騎兵縱橫,無人能擋;一方處於守勢,人多勢眾,纏住敵騎不成問題。雙方想分出勝負,根本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

但雙方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盧龍軍的主力害怕被周軍發現,所以都埋伏在裏縣城很遠的地方。同時,為了騙開城門,先行的隻有李巍及所率的三十多名身披雙甲悍卒。而浚遒的鄉勇、丁壯都分散在城中,想要聚合起來需要時間。

隻要能夠守住城門一段時間,盧龍營的五百餘名騎兵趕到,浚遒必下無疑。但若周軍能夠及時將騎兵殺光或趕出縣城,則代表著此次奇襲的失敗。

就在這關鍵時刻,杜慶摔人及時趕到。

杜慶率領幾十名費仲的手下站在城門之前,冷冷地望著騎兵在守軍隊伍裏縱橫衝殺,以及守軍的不斷攔截。

守軍的一名屯長遠遠就看到了杜慶等人,心中大喜。他雖不認識杜慶,卻識得費仲,於是高聲喝道,“費遊徼,敵騎凶猛,快來相助!”

費仲趁機大步走上前,長刀一指李巍,大聲喝道“奉豐明庭之命斬殺叛賊李巍,快給我閃開!”

守兵們求之不得,紛紛閃開,杜慶等人趁機殺了進去。

杜慶獰笑一聲,大刀一揮,,厲聲令道:“給我殺進去,守城士兵全部殺死,一個不留!”

守兵們一臉驚愕,被殺的措手不及,李巍等人趁勢殺來,守兵們抵抗了沒一會兒,便被擊潰,四散逃命去了。

搶在城中的兵力聚攏而來之前,李巍、杜慶等人順利的掌握了城門。

一刻鍾之後,一支上千人的隊伍來到了浚遒城下,帶軍的是劉和的主簿封旻。雖然隻有一千人,但騎兵足足超過五百,還是精銳無比的盧龍兵。

在盧龍營的鐵騎席卷之下,浚遒城中的抵抗力量掙紮了幾下,便潰散開來,少數聰明的則在曹縣令的帶領下投降了。

曹縣令不是沒想過反抗,作為周昂的親信,誓死不屈才是成就自己英名的最好方式,但有些怕死的他最後還是選擇了掛印出逃。但當城中轟隆隆的馬蹄聲傳來時,曹縣令的心髒就忍不住開始發顫,最後連逃跑的念頭都打消了,乖乖的獻上了縣令的大印。

浚遒就這樣拿下了。

於是封旻便在眾將的擁簇下,巡查著整個浚遒縣。

浚遒縣本是九江郡內連接東南和西南兩地的樞紐,現在成德和浚遒都被攻下,合肥徹底成為了孤城。

這次的戰利品倒是沒有多少,也就是是一些縣兵丁壯使用的盔甲兵器。這些東西不要說劉和,連封旻自己都看不上,最多隻能拿來武裝一下帳下的流民。

但也不是一點收獲也沒,最起碼縣中的大戶為了花錢買平安,進獻了不少黃金財寶。至於不獻或者進獻太少的,嗬嗬,封旻可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落魄的士子了。

為了報答劉和知遇之恩,他也隻能下一次狠手了,誰讓浚遒的大族沒有主動來投呢?

當然錢財再多,對劉和也沒有他大的作用,遠沒有糧草來的重要。

所以,封旻並沒有眾人預料中的欣喜,眼中古井無波。

但看到縣城裏有著不少流民,許多都半死不活的躺在街上,見到軍隊也不躲避,封旻眼中才掀起了一絲波瀾,神情有些動容。

“都說江淮安定富庶,百姓安居樂業,黃巾之亂後不少的大族遷到揚州避難。可今日一見,這裏的百姓與中原各地沒有什麼區別,雖然不是主公的治下,我總覺得心裏堵的慌。”

眾將連忙說著,“主簿,您也說了,這個縣畢竟不是主公的治下,這些情況也不在主公的掌控之中。不過既然他們現在已經遇到了我們,我等自然不能墮了主公的名聲,我看不如將這些流民聚集起來,一起帶到合肥。至於所需的糧草,不是還有縣中的大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