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發動(1 / 2)

炎炎烈日之下,一支數百人組成的行伍歪七扭八的排成一隊,亂糟糟的朝著前方行去。

看其打扮似乎是正規軍,而是還是郡裏的郡兵,隻是這群郡兵的軍紀和隊列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散漫的樣子甚至不如初訓幾個月的丁壯。

若不是隊伍行進還算謹慎,前麵有著幾十名騎兵開道,警惕地望著四周,不時排斥候騎馬飛奔而歸,稟報前方的路況。

很難想象這就是泰山郡,這種三不管地帶裏,兗州方麵用來抵禦青、徐兩州侵襲的主戰軍隊。

此時,百人將許甘位於隊伍前段,策馬緩緩而行,在他身旁的一輛幹草車上,屯長應琥躺靠在草垛中,無精打采的擇著手中的枯草,不時痛的哼哼幾句。

也不怪他如此,三十軍棍下來,任誰也會被打得血肉模糊,無法行走。

他沒有傷筋動骨,仍有精力躺在車上哼哼,還是占了自己是太守應劭的侄子,執法隊沒有下狠手的原因。

饒是如此,在他不能留在軍營的情況下,也隻能躺著出來了。

“應伯長,傷勢好一點沒有?”許甘笑眯眯問道,語氣中充滿了戲謔。

“回稟將軍大人,末將隻不過是皮肉外傷罷了,休養幾天便沒事了。”應琥沒好氣的回道。

作為應家子弟中出則為將中的佼佼者,應琥雖然在文采上遠遠比不了在文學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應瑒、應璩等堂兄弟,但是他在軍事上的眼光卻極其出眾。

徐州方麵的蠢蠢欲動,給他一種風雨欲來之感,他極力勸說叔父應劭整軍備戰,迎接可能到來的徐、兗大戰,但是結果卻喜憂參半。

應劭讚同了侄兒的觀點,但是他在整軍防備外敵的同時,卻抽出了一部分郡兵精銳,打算護送隱居在華縣的曹嵩父子返回兗州腹地。

對此應劭是極力反對的,他認為郡兵是朝廷的軍隊,而不是某家大族、大戶的私軍。

尤其是在這種大敵將來的危急關頭,好鋼應該用在刀刃上,不該分兵,本末倒置,用曹家一家的安全換取全郡、甚至全州的危機。

可想而知,當應劭聽到自己這個政治上如白癡一般的侄兒極力勸阻自己時,是何等惱火。

他當場將應琥杖責了三十軍棍,將之貶為都伯,並將他安插進了護送曹嵩回兗州腹地的隊伍當中。

於是,就有了眼前的一幕。

不過應琥的杖責沒白受,在冷靜下來之後,應劭還是擇情采納了侄子的部分意見,縮減了護送隊伍的規模,並將原定的精銳換成了眼前的這群老弱病殘。

因此,雖然挨了頓打,官職又被降了好幾級,但應琥的目的也算達成了,心情不錯的他便與好友許甘相互調侃著。

這時,一名騎兵疾奔而至,向許甘拱手道,“將軍,曹管家有請!”

許甘點點頭,對應琥笑道,“盡快恢複身體,說不定後麵還有一場大戰等著你呢!”

“多謝將軍的烏鴉嘴。”應琥懶洋洋的躺在車上,翻了個白眼。

許甘不以為意,雙腿一夾戰馬,向隊伍後方奔去。不多時,許甘便追上了隊伍最後麵的曹管家。

曹管家是個五十多歲狡黠老者,曹家的家生子出身,身材幹瘦,頭腦靈活,精明能幹,是曹嵩極為信重的左膀右臂。

“曹管家,你找我有事嗎?”許甘勒住戰馬問道。

曹管家一指遠方黑黝黝的山巒,皮笑肉不笑的說道,“那群山腳下就是華縣了,我家老家主就住在縣城之外。他老人家注重禮數,許將軍可要約束好自己的手下,不要衝撞了老大人。”

華縣並不遠,也就相距三四裏的樣子,高大塢堡在陽光下看得格外清晰,許甘注視片刻,悶聲道,“我手下的兄弟們自然懂事。”

“希望如此。”

曹管家陰測測的說道,“否則曹使君的脾氣好,他手下的那群驕兵悍將可不一定……”

這時,有騎兵在前方大喊,“將軍,前方道路被大樹攔住了。”

曹管家和許甘對望一眼,同時喊了一聲,“不好!”

前方有大樹攔路,那斥候都到哪裏去了?

許甘急道,“我去前看看!”

不等曹管家同意,他調轉馬頭向隊伍前麵奔去,一邊大喊,“全軍停下,有伏兵,警戒戒!”

隊伍頓時變成異常緊張,所有士兵都盯住兩邊,就在這時,一名車夫慘叫一聲,脖子上中了一箭,從牛車上栽下,緊接著不斷有慘叫聲傳來,此起彼伏。

就在冷箭發出的同一時刻,從樹林中射出了長長一片數百支火箭,儼如密集的火花在天空中綻放,劃過眾人的頭頂,直射林道兩旁。

許甘這才發現,道路的兩旁不知何時堆了一排排的幹柴枯草,甚至淋了火油,一沾了火星,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