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熟悉兒童經絡——做孩子最好的按摩師(2)(3 / 3)

足底按摩(揉湧泉穴)

湧泉穴在腳心,屈趾時,足掌心前正中之凹陷中。父母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該穴,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按揉2~3分鍾。具有止吐瀉、調脾胃的作用。

注意事項

(1)小兒按摩的手法應輕重適宜,不要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2)每天按摩約5~10分鍾即可,應堅持三個月以上,效果較好。

(3)按摩時,室內溫度應在22℃以上,防止寶寶著涼。

(4)本手法不宜在飯前空腹或飯後立即進行。

小兒按摩九問

“小兒按摩”與“小兒推拿”是同一個概念嗎

“小兒按摩”與“小兒推拿”是同一個概念。手法醫學在明代以前的醫籍中的稱謂都是“按摩”。“按摩”這一名稱首見於明代。清朝以後“按摩”與“推拿”在醫籍中開始混用,並且出現了地域不同稱謂不同的現象,如南方稱“按摩”,北方叫“推拿”。因此,小兒按摩與小兒推拿是同屬醫學範疇內的不同稱謂的同一個治療方法。

什麼是小兒按摩

按摩是一種古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早在明朝就出現了,當時就有小兒按摩經,這屬中醫外治方法中的一種,是醫生根據病情利用手法治療的一門中醫學科,是通過手法作用於小兒機體的特定部位,根據小兒特點進行保健或治療的一種方法。

小兒按摩有哪些基本手法

小兒按摩基本手法包括:推、運、揉、按、摩、擦、拿、掐、捏、搗、搖等。

小兒按摩各種手法之間有什麼區別

推法是單方向直線運動;擦法是來回運動;摩法是在皮上運動;揉法是皮下運動;搖法是讓孩子的關節做被動的運動;搗法就是手指敲打運動。根據小兒病情的不同,選擇的按摩方法也不同。

小兒穴位有什麼特點

小兒穴位具備兩個特點:

(1)按摩特定穴位的表麵多種多樣,有“點”狀穴位,如丹田、中脘;還有從某一點到另一點的“線”狀穴位,如三關、天河水;還有“麵”狀穴位,如脾經、板門等。

(2)大多數穴位分布在小兒四肢及頭麵部,且以兩手居多,即所謂“小兒百脈彙於兩掌”。

小兒按摩對操作順序有什麼要求

一般情況下,小兒按摩應按先頭麵、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順序進行。

有些穴位刺激性較強,容易引起小兒哭鬧,應先按摩刺激較輕不易引起小兒哭鬧的穴位,並且盡量先按摩主穴,後按摩配穴。

小兒按摩適用於多大年齡的孩子

小兒按摩適合0~9歲的孩子,3歲以下的孩子進行按摩效果最好。9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配合一些成人的手法一起按摩。

給小兒做按摩還需要配合吃藥打針嗎

孩子患病後要經醫院檢查,確診後根據情況選擇治療方法。按摩越早進行越好,如先天性小兒斜頸,就可以進行按摩,治療15~20天就可以痊愈。

嬰兒“撫觸”與小兒按摩有什麼異同

中醫小兒按摩與西式的“撫觸”或“按摩”有共同性,都是利用手法作用於小兒的體表進行治療,都可以促進小兒的生長發育,提高免疫力。但兩者也有很大的差異,中醫小兒按摩是在中醫理論下開展的,有特定的穴位和手法,既能保健又能治療;而“撫觸”隻是保健,而且隻適合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