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運動健身——做孩子最好的健身師(1)(2 / 3)

持之以恒,養成習慣

為了增強身體素質,大概每個人都曾經設想過要好好鍛煉身體。但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鍛煉習慣不僅使體質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反而逐漸養成了做事一拖再拖、說話不算數的壞習慣。要獲得好的鍛煉效果,就必須長期堅持,養成每天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才能從鍛煉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孩子有了體育鍛煉的計劃後,父母就一定要監督他落實好計劃,關鍵要讓孩子做到兩點:

一是自身要有堅強意誌,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不要因為學習忙沒時間、體育鍛煉太苦太累、鍛煉成效不大就半途而廢;

二是可請老師、同學、父母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督促自己落實體育鍛煉計劃。有條件的,還可請老師、父母或同學共同參與你的體育鍛煉活動。

上好兩課,做好兩操

在學校裏,首先,要認真上好體育課和生理衛生課。體育課是國家安排的必修課,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掌握體育鍛煉的技能與方法。其次,是要認真做好課間操和眼保健操,做兩操時動作要準確,不要隨便應付了事。再次,就是要積極自覺地鍛煉身體,不要以作業多為理由而放鬆。要知道,與其馬馬虎虎對待,不如積極認真鍛煉,達到健身的目的。

課外時間,充分利用

(1)室內新鮮空氣少,長時間地學習會增加腦力活動的負擔,因此要多到室外活動。如下課時到操場上走走,晚飯後和父母外出散步,假日裏到郊外踏青等。

(2)在家裏置辦一些體育活動用具。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小啞鈴等,在學習的中途,起身活動一下。

(3)周末或者晚上,可以多到戶外去鍛煉,和爸爸媽媽一起打羽毛球、散步,或者利用小區裏的健身器材活動一下,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增加了和父母溝通的機會。

(4)積極參加學校或校外組織的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

掌握技能,提高實效

體育不是一種單純的體力活動,隻有在鍛煉過程中注意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術,才能提高體育鍛煉的成效。

一是要掌握一些常見運動項目的知識和技術,比如,鍛煉前應做哪些準備活動、體育運動後應做哪些調整活動,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彎道跑、終點衝刺要注意些什麼,打籃球的傳接球、帶球突破、投籃、防守要掌握哪些要點。

二是要了解常見體育運動項目的特點,從而知道自己適合哪些運動項目。如果自己身體發育水平較低,心髒承受能力差,那麼就不宜做長跑、舉重、吊環、長時間倒立等運動項目,而應當選擇那些負荷較輕、歡暢活潑的運動項目,如遊戲、簡易體操、小球類等。

三是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體育比賽規則,如起跑時要聽口令,打球時不能撞人,遊戲時不能出線等等,這些是保證體育比賽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

一些適合孩子做的運動健身法

仰臥起坐

恰當地做仰臥起坐能使孩子長得強壯結實。特別是對上腹肌、下腹肌與腹斜肌有很好的鍛煉。這些部位的肌肉用其他練習很難達到效果。隻有恰如其分地做腹肌練習,這些效果才能表現出來。

預防平足

平足是指足弓消失。當人體站立、行走和負重時,足部不是全部負重的,以蹠骨和足根主要負重,足弓懸空以緩衝震蕩,保護大腦和內腔,並使人具有良好的彈跳性。小孩子平足有的不會影響健康,但一定會影響運動能力,還有一些則會導致疾病。小孩若年少時走路姿勢不正確,到長大後很容易形成平足。如何預防平足呢?

(1)足尖走、足跟走、足底外緣著地走各l~2分鍾。

(2)兩腿前伸,用力勾足尖和繃足尖,並且盡量使足外翻或者內翻,停留20秒鍾。

(3)足尖向內或者向外繞環,做20次。

(4)足背弓起,放下,做20次。

(5)屈曲足趾,伸直,連續做數次,然後再做用足趾夾起小球、沙袋等小東西的練習。

(6)兩足心合抱一小皮球,前後左右揉動,做20分鍾。

(7)足踏一圓木棍在地上滾動,做1~2分鍾。

(8)站立,足前掌用力頂地,足跟提起,放下,連續10~20次。

(9)下蹲,足尖著地,足跟抬起,做短跑起跑的預備動作,到足部稍感疲勞為止。

(10)踮足尖跳繩,連續跳2分鍾。

多做廣播體操

廣播體操是有助於少兒成長的一種健身運動。

清晨起來後,麵對東升的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伸伸腿,彎彎腰,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有助於少兒活動筋骨、血脈流通、對正在成長發育的孩子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