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專家的解釋是:彈跳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啟動或放鬆狀態,人的想象力會從多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敏捷,因而更富於創造力。同時,彈跳還能促進大腦中多種神經遞質的活力,使大腦思維反應更為活躍、敏捷,並通過提高心腦功能,加快血液循環,使大腦享受到更多的氧氣和養分來達到提升智力的作用。與成人相比,兒童的收益更大,奧妙在於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發育狀態,運動發揮的作用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從運動醫學角度來看,凡是有氧運動皆有健身、健腦作用,尤以彈跳運動為佳。
同時,彈跳運動對骨骼、肌肉、肺及血液循環係統都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從而使孩子長得更高、更壯、更健康。此外,這種運動對人體免疫係統的重要部分——淋巴係統也很有益。這對增強孩子對多種疾病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價值。
彈跳運動之所以如此富有魔力,主要得益於彈跳過程中產生的振動。醫學研究表明,人的生命與健康離不開振動。因為人體本身就是由一係列振動係統構成的,如胃有規律的收縮、腸的不停蠕動、心髒的不息搏動、肺的呼吸吐納等。如果孩子常做彈跳運動,將這種“外源性”振動與“內源性”振動結合起來,健身與健腦的效益會更加突出。
對孩子施行彈跳訓練,得根據孩子的年齡與運動能力的發育情況來定。
10個月左右
寶寶開始嚐試站立,此時父母可扶孩子站立起來,並用手托住其兩側腋窩,孩子將會借力用兩腳頻頻跳躍。
1歲半後
可在床上或光潔的地板上放一個坐墊,讓孩子站在坐墊上往下跳。
2歲後
孩子的運動能力明顯增強,可做“兔跳遊戲”,即父母在前麵雙腳跳動作示範,孩子模仿著向前跳;或者父母兩手拉著孩子的小手,讓他借力向上跳,謂之拉手跳。
3歲後
孩子完全能夠獨立地進行各種彈跳活動了,花樣也可多起來,除了跳繩、舞蹈等彈跳運動外,還有踢毽子、跳橡皮筋、跳水等。父母可根據孩子的愛好,鼓勵他選擇一種或幾種交叉練習,每次10分鍾就夠了。
一些父母擔心,跳多了會損傷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有些多餘。
人在彈跳時,雖然受到很大的外力衝擊,而且這種衝擊力確有從下肢傳向腦部的趨向,但巧妙的人體骨骼關節構造,就像在人的體內安裝了一係列緩衝裝置一樣,這些裝置完全能將這種衝擊力予以化解於無形之中,以確保大腦安然無恙。
因此,跳隻會起到健身、健腦的作用。另外,一些安全防衛的準備措施當然也很必要,父母不妨站在旁邊關注孩子,以避免發生意外。
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睡眠
睡眠對一個孩子生長發育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睡眠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約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的孩子對睡眠的需求最高。從某種程度上說,睡眠也是一種運動,是人體內部各個組成部分的相對運動。睡眠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人類的生長發育依賴於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隻有在睡眠時分泌的量最多,人體各種營養素的合成也隻有在睡眠和休息時才能更好地完成。所以,睡眠充足,孩子的生長發育就快。年齡越小,睡眠應越多。學齡兒童和青年人一般每日應不少於8小時睡眠。
一般情況下,深夜10點至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也是人體內細胞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間。如果錯過這段睡眠時間,細胞的新陳代謝將受到影響,即使白天補睡也達不到最佳效果。所以給孩子養成好的睡眠規律和習慣,對孩子智力、體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可現在相當多的孩子睡眠質量不高,對學習和身體很不利。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害處有以下幾個方麵:
其一,視力下降。現在小學生中視力不好的約占10%~20%,中學生中約占30%~40%,而大學生則高達50%以上。其二,體質較弱。一遇天氣變化、季節交替,總有不少學生感冒發燒、打針吃藥。其三,神經係統疾病明顯增多。有的孩子已開始出現神經衰弱症狀,小腦缺乏活動訓練,動作行為大多顯得呆傻笨拙。而大腦思維反應也被圈死在課本、習題、練習、考試的“怪圈”之中,對圈外更廣闊的天地,有的孩子竟一無所知。正是基於孩子的健康和前途,諸多專家坦誠而鮮明地勸告老師和父母:“要充分保證孩子的休息時間,不要任意增加孩子的學習量,特別是別讓孩子開夜車。指望克扣孩子的課外時間把學習抓上去,很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