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歲月如歌(上)(2 / 3)

就在他狼狽萬狀幾乎一個趔趄就要摔地上出醜的時候,一雙有力的胳膊拉住了他,及時阻止住了他摔倒的窘狀。聶道寧回過頭去,看到的是一個高高壯壯黑黑的農家小夥子,正咧開嘴朝著他微笑,一笑就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顯得很是憨厚和敦實。

“謝謝!”聶道寧被農家少年的友好和熱情所感染,不由也朝他露出了笑容。兩個少年的友誼就在這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開始締結延伸。

當時美帝憑著空中優勢,妄圖阻撓誌願軍入朝。東北軍民架起鴨綠江上的浮橋。白天因為有敵機轟炸不能過江,他們就在晚間過江,浮橋不夠寬,部分戰士就冒著嚴寒涉水過江。

兩天後,部隊就跨過鴨綠江橋,向朝鮮境內開進。聶道寧和範立轍隨軍到了朝鮮,走了一晚上,就沒有看一座完整的房子,也沒見著一個人。房子都被美國飛機炸了,人都住都了洞裏去了。部隊隻能晚上行軍,白天就鑽防空洞,腳走腫了,還得四處去挖野菜,然後加上鹽把野菜煮熟了就著炒麵或高梁米下飯。當時他們帶的鹽都是山東和江蘇的海鹽,很澀很苦,這樣弄出來的野菜很難下咽,但還不得不下咽。

範立轍是南方人,不太適應北方的氣候,一路上幸好有聶道寧照顧。肚子吃不飽,但是他們還天天要搞訓練。

聶道寧和範立轍所在的班有一挺重機槍,聶道寧身體瘦削,班長為照顧他,隻讓他背一塊盾板,就這樣他還是扛不動。範立轍見此,堅持他扛重機槍,就讓聶道寧背一根預備槍管,這才勉強能背著跑。

這天聶道寧帶了十多個同誌到營部倉庫去領手雷訓練,倉庫管理人員把他叫住:“小子,這次每個人要帶20枚手榴彈,400發子彈,兩根爆破筒或兩枚反坦克手雷,還有槍和糧食,加起來有百把斤,還要跑,你個子雖高卻沒力氣,怎麼扛得起喲,就留在我們這裏看倉庫算了吧!”

聶道寧聽了很生氣,又不想跟他羅嗦,就簡單回答了他一句:“別人是誌願軍,我也是!他們背得動,我也同樣背得動。”說著便要硬扛,範立轍在一旁聽了,立刻先走上前去背起了子彈和手榴彈,就是不肯讓人看聶道寧的笑話。

聶道寧心裏一動,瞅了個空對範立轍說:“兄弟,你的情意哥記下了,等以後我還你人情!”

“都是哥們,別那麼見外!” 範立轍憨憨地回答道。

當時他們的訓練預計是3個月,可能是前線戰事緊張,剛訓練了一個半月就叫聶道寧和範立轍去打靶,隊裏給他們每人5發子彈,打了不記成績,算是一種體驗。訓練的一項內容就把兩種機槍放在一起,把兩種槍都給拆了,然後讓人蒙上眼把它各自合成歸位。

聶道寧扛機槍不行,但是瞄準卻很厲害,他把五發子彈打了,首長說還可以,可以當射手。聶道寧的嘴角有一抹微笑,朝旁看去,看到範立轍也在朝他豎起大拇指,兩人相視一笑。

訓練之餘他們工作的重點是修工事挖坑道,晚上就出去撿敵人的便宜,經常一出去不是帶幾個俘虜回來,就是弄幾樣武器回來。有時一去就是幾天,衣服被雨水露水打濕,就沒有幹過。吃的真就是雪水絆炒麵,整夜整夜在雪地裏潛伏,還不能睡著,因為睡著了打呼嚕會驚動敵人。就這樣回來了還得挖坑道修塹壕,累得不行,常常站著就可以睡覺。

聶道寧和範立轍老是被分到一起出任務,範立轍看著累成一灘泥的聶道寧,心裏有些為他心疼,就說:“哥,等以後戰爭勝利了,我一定得讓你好好休息!”

“唉,咱們這次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去呢!”聶道寧歎了口氣,說:“兄弟,假如我回不去了,你到時候給我家送個信,有空的時候就到我家替我照看我爸我媽!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你要是犧牲了,我也會幫你往家裏送個信的!”

“你放心吧,兄弟!我們都要活著回來!”範立轍是直來直去的腸子,才不曉得什麼吉利不吉利的話,隻是回答了這麼一句話,卻包含了無數的情感。聶道寧拍拍他的肩膀,兩人重重擁抱了一下。

10月中旬,上甘嶺打響了,聶道寧和範立轍被調到上甘嶺方向支援,到了那裏先是準備,領導動員說:“我們這次一定要打好,打不好,就是影響整個朝鮮戰爭的停戰問題。打好了就可以很快停戰,打不好停戰就要延期,我們隻能打好,不能打不好!我們就是隻剩一個人,也要陪美國佬打到底!軍長說啦,要一起上,連隊打光了,機關也要上。哪個連隊把山頭打下來又能堅守24小時的,全連集體記功!”

聶道寧和範立轍對視一眼,彼此都給對方打氣。說起坑道戰,就是像礦洞一樣,地低下挖一段涵洞,人躲在裏頭不怕炮炸。其實這坑道戰術實際上是因為以前吃美軍火力的虧前線部隊總結出來的一套防守戰術。一座山有兩麵一麵向著敵人一麵向著自己。山頂為定點兩麵都能看到的山頂輪廓叫棱線。敵人火力強大如果在朝著敵人的那麵構築防守工事的話,往往一打起來,敵人一頓大炮飛機工事就全毀了。我方根本沒辦法壓製,就是白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