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燕寧在前女友的家中看到了不堪的一幕,他沒有選擇手起刀落,而是像個傻子一樣關好門走下了樓,走到樓下又恰好打起了暴雨,燕寧呆呆怔怔地走在雨間街上,像是失了心誌的孤魂野鬼。
一聲悶雷震懾孤魂野鬼,燕寧抬起頭對著從天上落下的如萬千箭矢的暴雨,本想嘶吼一聲然後模仿偶像劇裏的做派跪到地上大問一句為什麼,可一抬頭燕寧便看到了朝著自己疾速撞來的一片晚霞,霞光大作後燕寧便來到了停鍾村,成了一個三歲的幼童。
事後他才想清楚晚霞不是朝著他撞來,而是他朝著晚霞飛去。
“人為天地之靈,萬靈之長,所憑借的萬千智慧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行一途的智慧。”
“簡單說來,掌控天地元氣行種種玄妙之手段,便謂之修行。”
聽到師傅在講修行,當下燕寧便認真地聽了起來。
“修行說來簡單,但路途極其艱辛,甚至遙不可及,為了避免心誌不堅之人在修行一途中因為看不到修行的盡頭而走火入魔,世間大能便將修行劃分了六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被稱為洗塵。處於洗塵境的修行者已是可以初步動用天地元氣灌注自身,將自身所沾染到的世俗塵垢一洗而淨,是時,眼觀耳聞鼻嗅感知以及身體強度都會比普通人強上數倍甚至數百倍。”
“第二個境界被稱為坐忘。坐下即忘,忘天忘地忘己忘紅塵,周身隻有源源不斷的元氣,講究的是專注二字,處於坐忘境的修行者對天地元氣的掌控能力已是初現崢嶸。”
“第三個境界被稱為踵息。處於踵息境之強者,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息深深,因為普通人呼吸用喉,而他們呼吸用踵。踵便是腳後跟,未達此境之人呼吸時最多隻能到達丹田,而達此境之強者則可以呼吸至腳後跟處,一呼一吸間遍及全身,貫通經脈,不可謂不強。”
“此三境被統稱為三小境,其後還有三大境,被稱為知物境,洞世境以及入聖境,甚至還有更為強大的兩神境。”
“除此以外,每一境界還被劃分為上中下三品,以及小圓滿大圓滿。”
怪老頭望著燕寧許久,再道:“每一境界都有如鴻溝般難以跨過,就算你現在能夠修行,十五日你又能跨過哪道鴻溝呢?”
“師傅,可是我自幼讀書。”
燕寧有一本不知來曆的無名書,他叫它大黃書,隻因燕寧曾有一隻名叫大黃的獵狗,後來大黃病死,燕寧為了時刻想念它便將無名書起名為大黃書。
大黃書記載了許多有趣的事情,以及一些以前燕寧無法看懂的文字,直到燕寧在師傅的幫助下入了切霞院丙間,直到燕寧在丙間讀到了切霞劍法,燕寧才明白那些無法看懂的文字是何物。
切霞劍法,他五歲的時候在無名書上讀過,並且過目不忘。
因此,他在丙間從未翻過第二遍切霞劍法。
那麼其他看不懂的文字自然也就是各種精妙的道法,等到燕寧能夠修行之時,便可以修習。
到時,即便境界稍低,道法的精妙以及繁多也可以彌補上些許。
怪老頭自然明白燕寧所言何意,沉思後說道:“今晚修行。”
……
……
晚霞隱沒,暮雲消散,晚間漸漸至。
夜穹上的繁星驚動起草間水間山間柳林間的蟲鳥,茅草屋附近的夜色頓時熱鬧了起來,偶有亂動的水間小蟲將滿渠繁星打碎然後複原再打碎。
飯後,篝火未熄,煮鍋未撤,鍋裏的冷水漸漸冒出些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