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也感到了“9·11”後國際和地區形勢變化帶來的壓力。巴對印政策,特別是克什米爾問題成為巴各界辯論的熱點。其中不少人認為,聯合國相關決議雖然明文規定克什米爾爭端中的自決問題,但支持克什米爾民眾通過武裝鬥爭來實現自決的政策,在國際政治中越來越困難。印度已成功地把克什米爾武裝組織同伊斯蘭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掛卜了鉤”,克什米爾問題應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第三,克什米爾地區形勢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印巴相繼調整對各自控製區的政策。其中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近兩次邦議會選舉,對印巴兩國重新認識克什米爾政治社會生態變化有重要意義。對印度而言,在2002年和2008年的邦議會選舉中,一方麵是長期執政的克什米爾國民大會政權失而複得表明,克什米爾民眾最關注的問題還是經濟社會發展等民生問題。同時,該區選民不顧武裝分離組織的抵製、恐嚇和威脅,積極投票,被視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印度政府積極開展同克什米爾各政治派別對話,有助於建立信任,實現良政。近來,印中央政府還提出,將逐步轉變抓紮在克區軍隊的職能,使警察部隊更多地擔當起“反恐”任務。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政治生態的變化促使巴方開始加快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政策的調整。2009年8月底,巴基斯坦內閣通過決定,對北部地區(即吉爾吉特和巴爾提斯坦)進行政治改革。這是巴基斯坦尋求解決其控製地區麵臨一係列司法和憲法困境的一個重大舉措,目的就是為了理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同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關係,其效果特別是對克什米爾問題的影響值得密切關注。
第四。隨著西方特別是美國在南亞存在的加強,印巴兩國對話的壓力驟增。“9·11”後,南亞成為美國反恐的主戰場,巴基斯坦是美國阿富汗戰爭的“前線國家”。維護南亞地區穩定,防止“基地”組織卷土重來事關美國重大的戰略安全利益。印度雖然曆來反對第三方插手南亞事務,特別是介入克什米爾問題,但也充分意識到無法回避國際社會對印巴關係的“關注”。從巴方看,國際社會雖然關注克什米爾問題,但並不支持巴通過武力改變現狀。奧巴馬上台後,雖然照顧到印方關切,沒有公開把調解印巴關係列入其阿富汗一巴基斯坦特使霍爾布魯克大使的職責範圍,但一直勸說印巴兩國應開展全麵對話,通過談判解決雙方所有的問題。2008年孟買襲擊案發生後,美國一方麵強烈譴責這一恐怖事件,另一方麵要求雙方都要保持冷靜,認為巴方應“令人信服”地滿足印方在恐怖主義問題的關切,采取切實行動打擊涉嫌的人員和組織。同時,奧巴馬還親自出馬,在接受巴方媒體采訪時呼籲要求印度恢複同巴對話。可以說,這次印巴高層恢複交往,就是美國施壓的結果。
印巴和平進程五年確實給兩國關係帶來一些新的變化,使雙邊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抗衝擊能力。2009年7月雙方簽署的《沙姆沙伊赫聯合公報》也表明,雙方仍將堅持對話解決分歧,逐步增加互信這一原則,不斷推動雙邊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但是,五年的對話進程並未在解決兩國關係中結構性矛盾方麵有任何突破性進展,雙方在落實已達成的共識方麵仍麵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印巴對話進程並未取代對抗思維,兩國在戰略上仍視對方為對手。盡管兩國感到無法承受核衝突的風險,但印度並未放棄通過軍事手段逼迫巴基斯坦就範的政策。印軍方推出“冷啟動”戰略,堅持保持對巴常規軍事優勢,特別是快速、精確打擊能力。不少印度戰略家甚至提出應利用巴目前的困難處境,采取更“主動”策略,打擊巴基斯坦。這就是近年來印巴在阿富汗和俾路支問題上矛盾愈演愈烈的背景。也有印方分析家提出,印把“強製外交”作為“聰明外交”的目的,是試圖通過同民選政府對話,削弱巴軍方影響,改變其在巴安全事務上的主導地位,
對巴方而言,印方的言行證實了巴方一直懷疑的一個陰謀:印度正在聯合美國和以色列情報部門搞亂巴基斯坦。為此,巴方對印在阿富汗不斷增加的影響強烈反應,巴外長專門提出希望印方予以澄清。印巴在阿富汗矛盾也引發了駐阿美軍的關注,稱印度在阿富汗的存在可能會引起巴方的反製,“加劇”地區緊張形勢。
印巴對和平進程的前提和終極目標有不同的認知。印度希望通過對話逐步找到解決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的方案,而巴方認為對話就是要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方認為和平進程是一個漸進和漫長的過程,建立信任措施十分重要。但巴方感到對話應該有緊迫性,必須有明顯進展,否則該進程勢必難以維持。隨著和平進程的推進,巴方已經開始表示不滿。不少巴方人士認為,印巴和平進程是巴方一個讓步妥協的進程,對真正影響兩國關係問題並無實質性進展。建立信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盡管印巴全麵對話氣氛較好,但如果無實質性內容,不利於印巴關係發展。
印巴對話中達成的許多共識,特別是關於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共識,在實際落實中將遇到重重困難。在克什米爾區域劃分問題上,即自治的區域是否包含查謨、拉達克、北部地區,印巴協調機構如何組建,以及克什米爾代表權、非軍事化、安全等具體問題上,兩國認知差別還很大。而且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克什米爾談判的主要目標是改變克什米爾現狀,在談判中有一定的靈活性。對印度來說,相關共識的落實涉及到印度憲法相關規定。不少印度人擔心,如果為克什米爾修改憲法,可能會對打擊國內其他分離勢力產生不利影響。
印巴對話曆來有“聾子對話”之稱,很難有實質性進展或突破。但是人們還是對此次和平進程保有強烈的期待,希望印巴雙方能順應當前形勢,正視相互存在,尊重各自關切,平等相待。相信印巴兩國在國際社會的支持和鼓勵下,最終能夠找到雙方都能接受、公平合理的方法,解決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兩國所有懸而未決問題,共同構建一個正常的雙邊關係。這不僅是對印巴兩國領導人智慧和勇氣的考驗,更需要兩國社會各界包括廣大民眾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