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政府部門對於政策的創新還遠遠不夠,比如金融創新,雖然一些發展潛力較好的中小企業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起家,但銀行並不認可企業對技術的價值評判,要申請貸款隻能用固定資產進行抵押,換句話說,為中小企業賺得第一桶金的技術在銀行眼中基本上一錢不值。再比如人才引進,相比政府為大型企業引進人才創造的政策環境,中小企業顯然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由於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產業地產商的服務不能成為管家式服務,嘉捷企業彙確定的服務重點是,解決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幫助企業發現自身的價值。
為此,嘉捷企業彙專門成立了專業的顧問服務團隊,從一些高等院校引入了一批MBA人員,本著嘉捷企業彙與入駐企業共同發展的理念,免費為先期入駐的企業梳理發展的方向,疏通政策管道。
盡管投入不菲,但徐進卻認為非常值得。在他看來,嘉捷企業彙若想在產業地產商領域成為佼佼者,需要形成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在關係中小企業成長的關鍵環境上體現出獨特服務,隻有使入駐的企業得到了較好的成長,服務才具有價值,這等於為產業地產商自己樹立了金字招牌。
招商與服務並重
和大多數中小企業一樣,隨著園區入駐中小企業的成長壯大,融資難逐漸成為這些企業實現超常發展的重要瓶頸,一向注重服務的嘉捷企業彙自然要為此有所作為。
仍然有別於簡單地把銀行、PE等金融機構和企業拉到一起的介紹式服務,嘉捷企業彙依據“幫助企業發現自身價值”的服務理念,通過全麵掌握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為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量身設計出不同的融資途徑。
“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了解所有銀行針對中小企業的特色金融產品,但作為一個立足服務中小企業的平台,要求我們必須做到專業性。”基於這種認識,徐進介紹說,嘉捷企業彙作為園區運營者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比如用園區資產和信用為入區企業提供增信,組織園區的優質企業形成集體票據和信托產品等,向北京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推介等。
在金融服務平台上如此用心,也讓近兩年由嘉捷企業彙舉辦的投融資峰會收獲了不錯的反響,不僅得到了金融機構與入區企業的雙方認可,還使服務平台成為了嘉捷企業彙吸引諸多中小企業關注的獨特品牌。
這種特色的服務板塊正在形成嘉捷企業彙可對外輸出的經營模式,“現在已經有一些我們園區之外的企業找到我們,希望納入到我們的服務平台,共享平台的特色服務。”徐進說,一些小的園區自己建服務平台成本太高,且經驗不足,不如把這種專業的事情交給我們有經驗的服務商來提供,“雖然我們現在對嘉捷企業彙內的企業提供的是免費服務,但今後對其他園區和企業提供服務時適當收取一些費用,完全是可行的。”徐進對此充滿信心。
服務在形成嘉捷企業彙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在影響著嘉捷企業彙的招商活動。據徐進介紹,之所以近幾年嘉捷企業彙在根植於大興的基礎上逐步向外擴張,並接連在北京和天津成功複製了幾個園區,就是因為特色服務樹立起的嘉捷企業彙品牌,讓園區發展了一大批招商渠道,與一些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形成了長效的招商合作機製,也正是緣於在中小企業領域嘉捷企業彙擁躉無數,地方政府也對這樣的投資商表現出了極大興趣。
“得益於在招商方麵的多年積累,嘉捷企業彙的招商也已經不再隻服務於自身,開始跨出園區服務社會,成為了政府招商的有效補充,將來這方麵也可能形成新的盈利點。”這種深層次的改變讓徐進頗為自豪,他告訴記者,今年嘉捷企業彙已經聯合大興區、亦莊經濟開發區進行了合作招商,並受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委托,專門為其舉辦了招商活動。
招商和服務已經成為了嘉捷企業彙的兩大形象品牌,也是助力其大舉擴張的重要支撐,更是一個產業地產商從土地擁有者到運營者的真正蛻變。
事實上,嘉捷企業彙從無到有,並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恰恰是北京產業地產發展的一個成功縮影。從自建園區滿足自身發展,到經營閑置土地資源引入中小企業,再到形成核心競爭力後向全國複製擴張,看似每一步都順理成章自然過渡,實則飽含著一個成功的產業地產商對開發項目的科學規劃、審慎定位和先進理念。
“將來的產業地產商應該是一個資產經營的公司,嘉捷企業彙希望通過逐步加大自持物業比例確保園區品質以達成這一目標。”徐進表示,在招商和服務方麵充當政府的配角,其實質則在於對一片土地長期價值的提升,而這也是衡量一個產業地產商區域發展經濟助手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