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身體”問題出發看《局外人》中默爾索的人物形象(1 / 2)

從“身體”問題出發看《局外人》中默爾索的人物形象

文學評論

作者:餘有安

摘 要:在近現代哲學語境中,“身體”不僅僅意味著“肉體”,而蘊藏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本文擬從“身體”問題的角度分析《局外人》中主人公默爾索的形象特征。“身體”的肉體層麵代表著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第一步,默爾索忠實於自己的“身體”,表現出絕對真實的形象特征;其次,默爾索的遭遇,實際上是他的“身體”被重塑的過程,表現為權力對“身體”的規訓,而默爾索對權力規訓的拒絕,表現出了反抗的形象特征,從而引發了對人與世界之關係的深層思考。

關鍵詞:身體;默爾索;真實;反抗

加謬曾說,“身體是我的故鄉”。在他的代表作品《局外人》中,主人公默爾索的形象塑造有著大量關於“身體”問題的話語。在生理層麵上,感性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默爾索忠實於自己的“身體”,表明了他對待世界絕對真實的態度;在更高的意義層麵,“身體”與權力交織在一起,有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形態,默爾索因為真實地麵對這個世界而被判死刑,在這一過程中,“身體”扮演著重要角色,麵對權力規訓,默爾索表現出了極度的平靜,甚至冷漠,他以這樣反抗的姿態尋找幸福之源。

忠實身體 絕對真實的形象

人們認識“身體”,首先是從傳統意義上的肉體開始理解,因為“身體”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橋梁。肉體上的感覺官能,如聽覺、觸覺、視覺等,這些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必要條件,在這個意義上,“感性”與“身體”才能夠聯係在一起。人的身體對外界的第一反應被視為對世界的感性認識,忠實於“身體”,便是忠實於對世界的第一印象,換言之,就是麵對一個真實的世界。當默爾索選擇這樣一種對待世界的態度,便表明了其形象中絕對真實的一麵。

在小說中,主人公默爾索曾直接這樣說,“我有一個天性,就是我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幹擾我的感情。”①很多時候可以發現默爾索忠實於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又多是生理層麵的肉體,他對外界世界有著強烈的肉體反應,感官上的反應也暴露了默爾索如何看待世界,即麵對世界,他絕對真實的展示自我。

媽媽的葬禮是默爾索肉體反應的集中表現。在去媽媽葬禮的路上,“這麼一急,這麼一跑,又加上汽車的顛簸和汽油味,還有天空與公路的反光,這一切使我昏昏沉沉,幾乎一路上都在打瞌睡。”②媽媽的去世似乎對默爾索來說並沒有什麼,他沒有眼淚,沒有悲傷,他去養老院,與其說料理母親的葬禮不如說是參加母親的葬禮。在葬禮上,“我頭上是藍天白雲,周圍的顏色單調一片,裂了口的柏油路麵是黏糊糊的黑,人們穿的衣服是喪氣陰森的黑,柩車是油光閃亮的黑,置身其中,我不禁暈頭轉向。”③默爾索的肉體承受的是來自外界的刺激,導致自己昏昏沉沉的狀態。他從來都不掩飾這些反應,自己的身體徹底地暴露在人們的麵前,恰恰說明了他極其單純的內心,這種單純表現出的是默爾索對待世界的一種態度,那就是絕對的真實。

默爾索忠實於自己的肉體,絕對真實的麵對這個世界,卻發生了一場偶然的命案,這場命案又成了默爾索死亡悲劇的序幕。命案發生前,默爾索處於一種官能上的混沌狀態,“每一陣熱風撲麵而來,我就要咬緊牙關,攥緊褲口袋裏的拳頭,全身緊繃,為的是能戰勝太陽與它瀉給我的那種昏昏然的迷幻感。”①肉體的昏昏然與緊張感似乎預感著命案的發生。不僅如此,默爾索的肉體反應一直伴隨著命案的發生,儼然成為命案發生的另一個“推動者”。在和阿拉伯人對峙時,默爾索覺得“那太陽和我安葬媽媽那天的太陽一樣,我的頭也像那天一樣難受,皮膚底下的血管都在一齊跳動。”②緊接著,阿拉伯人掏出了刀,“此時此刻,天旋地轉。大海吐出了一大口氣,沉重而熾熱。我覺得天門大開,天火傾瀉下來。我全身緊繃,手裏緊握著那把槍。扳機扣動了……”③生理上的反應在命案的發生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默爾索殺人更多的是因為瞬間的衝動,這種非理性的身體反應使命案本身有了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