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世紀華語電影“演而優則導”的思考(1 / 3)

新世紀華語電影“演而優則導”的思考

藝術之窗

作者:丁付祿 龔宋陽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在華語電影的創作中,“演而優則導”現象頻見,內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獲得成功的“演員的導演”。通過對這些“演而優則導”的實踐者進行係統的研究,可以歸納其成功的原因所在。試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對他們的成功經曆進行哲學解讀,這對學習並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演而優則導;認識;實踐;主觀能動性;發展

2014年11月22日,第5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台北舉行,著名演員陳建斌憑借電影《一個勺子》斬獲最佳新導演獎,這標誌著電影圈又多了一位 “演而優則導”現象的典型代表。

“演而優則導”意為:在表演藝術中表現優秀的演員,拿起導筒,成為導演。這種現象並非濫觴於近些年,特別是在早期電影創作中,缺人缺錢是大多數劇組都遇到的難題,因而不少主演都兼了導演。此外,很多知名電影導演都是從演員做起的,如電影前輩崔嵬、劉瓊等。“演而優則導”也並非隻出現在華語電影創作中,在好萊塢電影圈業已流行已久,《名家導讀》在2008年第15期《自導自演的誘惑》列舉了世界範圍內數十位“演而優則導”的電影人。然新世紀以來,“演而優則導”現象在華語影壇呈現出幾近“狂飆突進”的態勢:周星馳、徐靜蕾、楊采妮、徐崢、鄧超等數十位著名演員紛紛跨入導演行列。這種現象已經引起業內業外的廣泛關注,雖然這些新導演的作品上映之初都曾引起或多或少的爭議,但不錯的票房成績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因而有必要對其成功原因進行探究,為電影導演的發展提供一些可借鑒意義。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立場、學識、閱曆不同的人會對“演而優則導”現象有不同的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哲學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指導人類的各種實踐,並運用哲學觀點解讀生活問題和社會現象。下文將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幾個哲學觀點對“演而優則導”現象進行解讀。

一、“演而優則導”是認識運動無限發展的結晶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具有決定性作用。任何經驗,都需從經曆中獲得。毛澤東主席在《實踐論》中曾做出這般論述:“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的和間接經驗的兩部分。”所謂直接經驗,是指親身參加現實中的實踐之後得出的經驗。電影《分手大師》的導演鄧超,是在參與演出《中國合夥人》等十三部電影作品之後,方才跨界進入導演圈的,與陳可辛、徐克、高希希等著名導演有過合作。演員們在與著名導演合作拍戲的過程中,可以熟悉導演在影視製作過程中對演員訓練、拍攝取景、光線構圖等方麵的導演手段運用。在獲得上述直接經驗的同時,更有演員專門學習間接經驗。所謂間接經驗,是指從書本上或從別人那裏得來的知識。“影後級”演員趙薇於2007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攻讀藝術碩士MFA,師從“第五代導演”之一的田壯壯,經過數年高等教育的熏陶,趙薇接受了係統的專業教育,掌握了必備的導演技能。

無論是直接經驗抑或是間接經驗,演員們對導演技能的學習,都是一種實踐,在實踐中獲得了對導演手法的認識。這些從實踐中得來的認識,為他們“演而優則導”提供了可能,並指導著他們進行導演實踐。由於他們不是專業導演出身的緣故,因此在創作電影的過程中通常會模仿,一些外來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長期生活的影視圈內的滋養成為這些導演取得成功的主要推動力。徐靜蕾在影片題材的選擇上有著第六代導演的影子,她正在向新主流電影轉型的第六代導演以及一開始就自覺的追求與主流同步的許多年輕導演一樣,在她所執導的影片中都有個人體驗的色彩。[1]

“演而優則導”的明星們在經過自己的導演實踐之後,又會對導演技能、手法、風格等方麵有新的認識。如同徐靜蕾在導演《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後,對表演和導演又有了新認識。於是我們比較徐靜蕾最近的幾部作品,乃是為她個人的表演量身定製的,尤其是《杜拉拉升職記》和《親密敵人》兩部影片更是如此,它們更好的體現了徐靜蕾作為成熟女性的表演光彩。[2]之所以會有這種轉變,是因為在實踐中獲得的新認識,對新的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