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世紀華語電影“演而優則導”的思考(2 / 3)

“演而優則導”的導演們從實踐中獲得導演認識,並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導演實踐,在總結自己的導演實踐後,會得出新的導演認識,這些新的導演認識又在指導著新的導演實踐。這正是認識運動不斷反複和無限發展的真切體現。

二、“演而優則導”是在尊重客觀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演而優則導”現象在新世紀以來頻現,有其客觀條件的影響。《中國文化報》2013年9月23日刊登《“演而優則導”何以成風》一文,內中記述了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一段話:“中國電影票房到今年底有望達到200億元規模,這樣的規模至少需要200個優秀的導演來出作品,但現在我隻能看到50個左右。因此我們現在鼓勵很多演員去做導演。”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正是由於中國電影發展迫切需要優秀導演加入進來,以填充市場空白,一些在表演界裏錘煉多年的演員趕上了供不應求的好時機,具備了向導演界進軍的客觀市場條件。

導演界迫切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觀眾的生活渴求新鮮話題的調劑,加之數碼技術代替了膠片拍攝之後,在客觀上降低了拍電影的門檻。隨著國產電影高速發展的第一波大潮逐漸結束,製作、發行、播映環節的電影公司格局基本趨於穩定,把不同專業的事情交給具體不同的專業人員去做,讓電影演員跨界成為電影導演逐漸變得容易。

“演而優則導”的絕對動力,最終還要賴於“演而優則導”的演員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作為電影《一步之遙》導演的薑文,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導演作品,但其主要的導演經曆是在新千年以來展開的。薑文自己曾說:“我當導演其實是因為我不滿足,不是對我作為演員的工作狀態不滿足,而是對電影狀況的不滿足。我總想還有另外一種電影,或者說是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拍電影。”表演專業畢業的薑文,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期間所建立起來的思維方式,對於他導演的電影美學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薑文是一個主體意識極其強烈的人,被動的演員身份可能無法在深度和廣度上滿足他所要表達的價值觀和美學觀,他必然會走到設計和控製電影意識形態以及藝術傳達全局的‘導筒’前,以導演的身份,對人文和美學進行全麵而‘另類’的發言”。[3]在薑文導演的電影中,他以絕不入俗的獨特視角頻向時代發聲,都是基於作為一個“有話要說的創作者”,對曆史和現實具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和表達欲,這種素質對於電影導演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正是由於具備了觀眾和市場需求的外部客觀條件,以薑文為代表的優秀演員本身又不止步於演員帶來的滿足,在所處的實際客觀環境下,勇敢邁開了向導演圈進軍的步伐,而他們的這種嚐試對於重新挖掘導演藝術、深入探究電影市場的客觀規律有著積極意義。

三、“演而優則導”是事物發展的產物

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適合新的條件的因素,並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4]

對作為演員的個人而言,去嚐試不同風格、類型的角色是一種突破,跨界到另外一個行業,更是一種突破。任何有理想的演員都麵臨轉型的過渡,因此有些演員就選擇了導演之路。“演而優則導”對演員本身來說,是一種發展。個體的單純藝術創作不是無止境的,總會遇到一些“瓶頸”。徐崢轉行當導演是因為“演不到我想演的電影,感覺我做演員很失敗。做演員的確有一種被動性,那我隻能自己來拍。”實際上也是徐崢對於自身要求提高的表現,進行了一種有益的嚐試。在這些挑戰中,能從另一種視角找到自身的全新定位,從而讓自己的表演能力得到調整與提高。於是,觀眾不僅看到了演員徐崢,也看到了導演徐崢,更看到了成功的導演徐崢:由於《人再囧途之泰囧》不斷創紀錄,故此一再延遲下線時間,市場生命周期長達68天,成為進入市場電影時代以來,電影發展史上的奇跡。眼下的中國電影導演界的現狀是,的確缺少職業導演,更不要說是對某一種類型片非常有經驗的職業導演。而在喜劇片中有多次華麗亮相的徐崢,正可嚐試填補喜劇片職業導演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