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社會崗位需求變化下的高職計算機教學研究(2 / 2)

(五)優化師資力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老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就必須有打造高師資水平的教師。對此學生應該給教師們定期提供培訓的機會,建立獎勵機製,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對優秀教室給予出國深造的機會,打造一批精英隊伍。開拓思路聘用計算機專業知識強的教授來學校講座,或是請社會上計算機能力強的精英人士來學校授課,讓教師隊伍多元化。

(六)將培養計算機人才與職業崗位需求進行對接

將計算機人才與社會崗位需求進行對接,通過係統專業的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才能培養出專業性強、技能高的計算機人才,滿足事業單位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3]。

1、提高職業崗位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的崗位能力結構由三部分組成:專業操作能力、行業通行能力、以及職業核心能力。校根據這三個部分來改革教學模式,創建教學體係,培養職業崗位能力高的計算機人才,對於高校提高就業率有重要作用。

2、製定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教育按照崗位需求變化的方向,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注重學生的實踐。依據計算機專業的特點,完善教學條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正確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培養高職業能力的人才。

3、製定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注重學生計算機技能方麵的培養,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專業技術,貼近實際崗位能力。製定以技術為核心、就業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鞏固學生的就業基礎。突出高職教育的優勢。

4、對學生進行全麵考核

學校的考核模式不能一成不變的停留在傳統的筆試上,要改革考核形式,將動手操作能力納入考試的範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將筆試和實際操作結合,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全麵發展。

(七)引導學生正確就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讓學生認清現階段嚴峻的就業形勢,了解自身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優勢,調整好自己的定位。同時讓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市場環境下要善於發現和把握就業機會,去正確就業。

結束語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信息機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也是學生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4]。職院校的地位舉足輕重,高職院校要培養出適應崗位需求的計算機人才,就需要認清形勢,解決高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革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條件……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注重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培養高技術、適社會發展下崗位需求的人才。(作者單位: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江濤.把握工作的未來——讀《轉變:未來社會工作崗位需求變化及應對策略》[J].管理學家:實踐版,2012,(2)

[2] 陳巍.社會崗位需求變化下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探究[J].網友世界·雲教育,2014,(15)

[3] 曹秀平.基於崗位需求的高職計算機教學研究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6)

[4] 謝又玲.基於自主學習模式的計算機教學研究[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