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新成語”的隱語特性分析(3 / 3)

2.語法上:造詞法背離語法規則

網絡“新成語”所使用的造詞法背離語法規則是其隱語特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語法規則的背離,使得網絡“新成語”無法按常規的詞語結構原則去分析和解釋,除非是得到“業內人士”的講解,否則我們很難自行理解詞語的意思。網絡“新成語”,詞語中的每一個漢字,幾乎都屬於不成詞語素,意義不固定,我們可以用多種組合形式進行構詞,由此產生出許多不同的意思。四個漢字中每個字所代表的詞語,所表示的詞語意思都有多種可能性,新成語的解讀就有了難度。如“人艱不拆”[4],按照常規的語法分析,“人”是一個名詞,多是行為動作的發出者或承受者。根據“人”的構詞義素,後麵的動詞“拆”在單用的時候隻能是表示主動的動作。所以,這個詞的意思就是“人艱難不去拆”,很明顯這個解釋是不通順的。要想讓它的解釋符合正常語言習慣並且能夠表達正確意思,對它的分析就不能依據常規語法來直接解釋,而是要進行轉換,不僅要把“人”翻譯成“人生”,還要把單用的“拆”當做“被拆穿”。

3.語用上:對詞語含義的誤解與混用

網民群體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在語言使用的規範性上不夠嚴謹,他們對詞語含義的誤解和混用是導致網絡“新成語”隱語特性形成的一個原因。

在傳統漢語詞語中,每個詞語都有自己表達的側重點,使用的條件各不相同。如構成“普大喜奔”的四個成語中,“普天同慶”是指國家的大喜事,“大快人心”是指“壞人受到懲罰”,但是在構詞的時候,網民卻沒有注意到這些關鍵性的區別,他們所采用的隻是這個詞語的大體意義,屬於對詞語意義的誤解。另外,詞都有著鮮明的感情色彩的區分——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由具體的語境來決定句子中是該使用褒義詞,還是使用貶義詞或中性詞,人們借助句中詞語的色彩義來判斷詞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在網絡“新成語”中卻出現了貶義詞、褒義詞、中性詞兼用的現象,將不同詞性的詞語組合起來表示某一個意思,這種混用,容易導致詞語和句子在正常理解上出現障礙,它們使用範圍隻能是在網絡上以及資深網民之間。

4.語音上:輸入法使用中的失誤

漢語同音字多,拚音輸入法的使用也為網絡“新成語”的隱語特性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在使用輸入法時,錯誤選擇了與正確詞形同音的詞語,導致文字所呈現的詞語與原本所要表達的詞語意思風馬牛不相及,因而,單從字麵上也就很難理解詞語的意思,除了語言集團內部接受了強製性的普遍約定的成員外,對其他人而言,這些詞語和隱語沒有兩樣。但是,這種輸入法的詞語選擇錯誤,往往是人為的。人們在使用輸入法時,會習慣性的鍵入第一個備選項,而不願花時間去尋找正確的備選詞語。因此,智能拚音輸入法也為網絡“新成語”的隱語特性的形成提供了一臂之力。

5.心理上:求新求奇的心理

網絡“新成語”的隱語特性的產生原因,還可以從語言新要素的創造者和使用者的動機上來分析。追求標新立異、張揚個性,求新求奇是網絡“新成語”創造者及使用者們的最初心理。為了讓自己成為那個不同尋常的人,他們在說話的形式上來尋找突破口,采用不同於正常用語的語言形式,如:“十分累了,感覺不會再愛了”的意思的時候,不采用通常的句子形式來表達,而是用“累覺不愛”四個字來代替。正是這種求新求奇的心理,讓結構新奇、語義表達獨特的網絡“新成語”受到網民的推崇,而語義晦澀成為了人們對網絡“新成語”的普遍印象。

結語

通過具體例子,本文揭示出了網絡“新成語”所具有的隱語特性,並全麵分析網絡“新成語”隱語特性的五類成因。從新的視角來看待這一語言現象,將促進我國語言學研究的全麵發展。(作者單位:大連大學)

參考文獻:

[1] 邵豔梅.現代漢語商業隱語研究[C]. 南開大學,2012,(2).

[2] 曲彥斌.現實社會生活視野下的隱語行話[J]. 江西社會科學,2009,(11).

[3]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07,(6).

[4] 馬若宏.網絡成語—從“人艱不拆”說起[J].現代語文,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