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排運動訓練過程的主要分歧(1 / 2)

安排運動訓練過程的主要分歧

學術展台

作者:梁麗娜 龐莉 史旭東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通過對馬特維耶夫的分期理論、維爾赫尚斯基的板塊訓練理論以及邦達爾丘克提出的全年訓練均衡安排理論,這三大運動訓練理論的了解總結與分析整合,得出這三大理論安排運動訓練過程的分歧所在及其利弊,結合自身運動經驗由此得出對安排運動訓練過程的見解和建議,以期為教練員安排運動訓練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運動訓練;主要分歧;分期理論;板塊理論;全年均衡安排理論

1.“三大理論”相關基本介紹

1.1運動訓練分期理論

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前蘇聯運動訓練學學者馬特維耶夫教授,他首次提出此觀點是在1964年他的博士畢業論文“運動訓特練分期問題”之中.隨後於1977年出版了<;運動訓練原理》一書,成為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經典著作.馬特維耶夫教授的運動訓練分期理論也被稱為是”經典運動訓練分期理論”,它的核心是發展“競技狀態”。此外,還談到了以下幾個重要方麵:首先,這一理論把發展競技狀態的客觀規律性作為訓練分期的自然依據。其次,把訓練大周期作為發展競技狀態的完整結構單位。接著指出了波浪型“負荷動態是發展競技狀態的必要條件。還有”延緩傳導“現象反映了負荷量動態與競技狀態之間的聯係。左後總結出競技狀態在全年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次數隨著運動比賽環境而發生變化.這一理論成功實際運用實在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在1976年蒙特利爾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擊退美國軍團[1]。我國由於繼承了前蘇聯的這一運動訓練方法,所以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體育事業也登上了世界之巔。

1.2“板塊訓練”理論

板塊訓練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前蘇聯學者維爾赫尚斯基教授。他在1985年他的著作《訓練過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一書中首次提出這一觀點。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是:①對象僅僅針對高級運動員,而不是其他運動員。②強調幾個原則:生物學成分優先;專項身體訓練優先;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可能性和完善在比賽條件下有效利用它的技能優先原則;負荷疊加原則。③特殊術語:訓練大周期;當前適應潛力;長時間延遲性訓練效應。④重點是訓練大周期由三大板塊構成,即板塊A(基礎階段)、板塊B(專項階段)和板塊C(主要比賽階段)[2]。它的實踐運用是在維爾赫尚斯基教授所在的前蘇聯國家鏈球隊的訓練。至於效果如何,目前記載文獻較少,尚未定論。

1.3全年訓練均衡安排理論

全年訓練均衡安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前蘇聯學者邦達爾丘克教授,這一理論由他最先提出,不過相關記載稀少。我們總結孫海平教練給劉翔實施的這一訓練方法可以得出它的主要內容具有以下幾點特點:①內容比較完整;②結構比較穩定;③內容安排很有節奏,方法手段注重順序;④訓練過程循序漸進,訓練強度不斷提高。⑤高於實戰強度,逐漸向比賽量延伸。[3]具體的實踐運用就是劉翔的訓練和比賽,眾所周知這是一個現代化訓練過程安排方法的成功典型案例。

2. “三大理論”的主要分歧

2.1 適用對象不同

分期理論主要適用於各種運動員(有一定基礎就可以),而板塊理論隻適用於高級運動員,均衡安排理論也是如此。

2.2 適應的比賽模式不同

分期理論適用於奧運會等世界重大賽事,以四年或兩年為周期,(盡管它也有中周期和小周期的劃分,可效果有待檢驗)。後兩大理論主要是隨著現代比賽模式的確立而誕生,更加適用於全年多比賽包括一些商業化比賽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