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旅遊導趣(1)(3 / 3)

“延安牡丹光芒萬丈”延安萬花山擁有珍稀野生牡丹及鄉土特有品種牡丹3萬餘株,實為稀世之寶。

“太白神花”陝西太白山區原始森林內的懸崖絕壁上殘存紫斑牡丹。

“猶在深閨人未識”在四川馬爾康高原崇山峻嶺之中,蘊藏外得著珍稀野生“四川牡丹”。

“蒼山黃花分外香”雲南蒼山海拔3000餘米的地帶有珍稀野生黃牡丹。

“玉龍碧雪”在雲南玉龍雪山山麓有大麵積珍稀野生紫牡丹。

中國十大桃花園賞地我國有許多因桃花而聞名的旅遊勝地,不妨趁大好春光去遊覽一下:

桃花源:湖南桃花源縣,以其神秘色彩,幽靜環境和山川靈氣而蜚聲海內外。桃花盛開時,青山腳下,山溪岸邊,百枝吐紅,桃花遍野。

桃花江:發源於湖南桃江縣西側的城牆山“子良岩”下,長約百裏。自古以來,桃花江就以“水清”、“花豔”、“人美”三絕而聞名天下。

南彙:上海南彙縣是一處新開辟的桃花源,這裏種植桃樹3.5萬畝。春天,大治河岸百裏桃花爭奇鬥豔,多姿多彩。

龍華:上海南郊的龍華鎮,自明朝以來,“三月三,龍華看桃花”已成為傳統習俗,馳名江南。

西山:北京西郊植物園中數千株碧桃點染胭脂,如同彩霞。頗有“東風吹開花千樹,占斷春光唯此花”的氣勢。

安寧:一年一度的蘭州安寧桃花會早已聞名遐爾。目前,安寧桃園已有幾十萬株桃花,品種在200種以上。

龍泉:成都市龍泉驛區鎮,這裏丘陵起伏,山道彎彎,繁花滿山遍野,遊客到此如步入仙境一般。

西湖:杭州西湖,早在唐代已廣栽桃花。西湖兩岸一株楊柳一株桃,桃樹夾柳樹,西子湖畔的紅綠相間,花色嬌美豔麗。

石馬:廣州白雲區新市鎮石馬村,在近千畝沃野上,繁花滿山,廣州文藝界每年在這裏舉辦賞桃雅集。有詩讚曰:“我歌石馬風光好,歲歲桃花喜萬家。”廬山:暮春四月,江南一些地方的桃花已開始凋榭,隻有廬山的桃花才剛剛盛開,站在花卉中的“景白亭”上,紅雨紛紛,凝霞散錦,似紅妝佳人舞春風,撩人心懷。

中國九大名關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位於河北秦皇島市,這裏為東北與華北咽喉重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萬裏長城的起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率兵將燕山長城伸延至此,建關設衛。關城高14米,厚7米,上有明代大書法家蕭顯所書“天下第一關”巨匾。山海關北臨角山,南靠渤海,山青水秀,山海相依,關名由此而得。登關遠眺,雄奇秀麗的山色與海景盡收眼底,有詩讚道:“彩霞映高樓,雄關添生機,朝觀滄海日;夕看燕山雨。幼童競登樓,父老話今昔。”塞上雄關--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嘉峪山東南麓,是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西端終點。建於1172年,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跡之一。矗立於塞上戈壁灘,為“絲綢之路”的交通咽喉。

天險列峰連--居庸關建於秦代,舊稱軍都關,薊門關,位於北京昌平縣西北部,控製著軍都山隘道中樞,形勢險要,是長城要口之一。此地有往昔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疊翠”,關溝中還有72景名勝。

內三關--紫荊關位於河北易縣柴荊嶺。因周圍長滿紫荊樹,由於得名紫荊關。它位於居庸關、倒馬關之間,古代合稱它們為“內三關”,是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要口之一。

萬裏長城第九關--娘子關位於山西平定縣東部,建於初唐,因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娘子軍駐此,故名,此關當山西、河北兩省要衝,形勢險要,人稱“萬裏長城第九關”。

三晉雄關--雁門關位於山西代縣北部一條峽穀內,因關兩側山峰陡峭,大雁到此難飛過,隻好飛下峽穀從關前穿過,故名雁門關,是長城要口之一。這裏是曆代拱衛京都、屏護中原的兵家重地,春秋戰國李牧駐此防衛匈奴,漢代飛將軍李廣曾在此令敵聞風喪膽,衛青、霍去病也在此抗擊匈奴。楊六郎,楊門女將領宋兵與遼軍曾征戰於此。

兵家重地--平型關位於山西繁峙縣東北邊境,鄰接靈丘縣,是長城要口之一,為晉北交通要衝,舉世聞名平型關大捷就發生在這裏。平型關遍山鬆柏,景色宜人,昔日的戰場已成為遊覽勝地。

關中之關--武勝關位於河南省信陽南部,為大別山口之一,曆代兵家必爭之地,人稱“關中之關”。

中越要口--友誼關一稱大南關,在廣西憑祥市西南,附近崇山峻嶺,關藏深山穀中。明初置雞陵關,清初改稱鎮南關,中法戰爭的鎮南關大捷、孫中山領導的鎮南起義,都發生於此。1953年改名睦南關,1965年改為友誼關,是中國通住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

我國九大名樓黃鶴樓人稱“天下第一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33年)。曆代屢毀屢建。解放後建長江大橋時拆除,現已重建。

嶽陽樓湖南嶽陽市西門城樓,高三層,下瞰洞庭湖,碧波萬頃,遙看君山氣象萬千。素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始建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北宋嶽陽郡守滕子京重修,以範仲淹曾作《嶽陽樓記》著名。嶽陽樓多次興廢,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重建,解放後整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