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旅遊導趣(6)(1 / 3)

台灣蝴蝶有群居習性,由十多萬隻至數百萬隻,繁衍生息在海拔千米以下的山穀之中。這樣的地方,一年四季群蝶翩翩飛舞,與繁花草木構成美麗多彩的天然圖畫,被稱為“蝴蝶穀”。現在已發現全島有大型蝴蝶穀十餘處。其中位於高雄美濃鎮雙溪上遊的“黃蝶翠穀”最負盛名。狹穀長500米,風景優美,碧綠如蔭,山花如錦,蝶多且美。這裏生存著兩種四色淡黃色蝶群。每年有2至3個繁殖期,一期育蛹百餘萬,奇特的是所有的蛹幾乎同時化蝶,全部呈淡黃色,屆時百萬隻黃蝶紛飛,蔚為壯觀。

台灣盛產蝴蝶,台灣人充分利用這種獨特的生物資源製作蝴蝶標本和蝴蝶畫出售,目前台灣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捕蝶區和蝴蝶標本供應中心。

山東“天盡頭”中國“好望角”榮成市位於山東省東部,三麵環海,在最東一處從陸上直伸向黃海的一個岬角,景色很壯麗。在海圖上稱為“山東高角”,在地理上是成山山脈的終點,一般人稱之為“成山頭”。

這個尖端岬角又是我國最東的地方。登上頂部遠望,隻見水天一色,好像是陸地的盡頭,因而又稱之為“天盡頭”。亦有人稱之為中國的“好望角”。據說這裏的地位特殊,受到曆代軍事人物的重視,成為一處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甲午戰爭”就發生在成山頭海麵,我國名將鄧世昌率領致遠艦為了保衛國土,英勇作戰,壯烈犧牲在此海麵。

成山頭的高處,矗立著一塊寫有“天盡頭”三字的石碑,題字乃胡耀邦手筆。旁邊有“秦橋”的遺跡。

據資料記載,當年秦始皇想見海神,海神與他約定,隻能相見,不能繪相。見麵時海神發現秦的隨從不守諾言,立刻要秦始皇回原地。當秦的馬前蹄剛著陸,海橋立即崩塌,隻剩下目前四塊大石供人們憑吊。

去“成山頭”要先到威海,再轉旅遊車約兩小時左右始可到達。這裏除了壯麗的自然風光之外,還有秦始皇殿和鄧世昌將軍的塑像等。

中國的“夏威夷”亞龍灣亞龍灣在海南省三亞市,麵向浩瀚的太平洋,是中國最美麗的海灣之一。

一下車遊人就能看見一個很高大的石碑,呈龍的形象,無疑,那是象征中華民族龍的精神。

有好幾座雪白的建築物,看起來象撐開的大傘,美麗的鮮花種植周邊,這樣的建築,使人聯想到悉尼歌劇院那種特別的外形。

穿過那些建築物,來到高高的石梯頂部,一下子就看見了海灘,而遠處的海水卻是亮麗的綠色。亞龍灣從空中看下來是呈月牙形的,像一塊翡翠鑲嵌在銀白色的沙灘上。海灣裏遊客很多,赤足踏上沙灘,頓覺柔和細膩,百般舒適。原來亞龍灣的沙灘不僅雪白,而且沙粒還特別細。當沙粒從指縫中流瀉的瞬間,感覺就猶如指尖撫過絲綢一般。

亞龍灣有很多娛樂項目,有設備先進的潛水旅遊,有浪漫溫馨的海上垂釣,還有無數物美價廉的工藝品出售。最讓人覺得可愛的,是矗立在沙灘上的一些小茅草蓬,形如蘑菇,篷下配有白色的沙灘椅,可供遊人休息。當你在海邊和浪花追逐而困乏之後,不妨躺進茅草篷下的沙灘椅上,聽著海濤聲,輕輕閉上眼睛,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就會溢滿胸間。

一岩向背見一石兩三名武夷山的景觀有“六六三三”之稱。六六是指三十六奇峰,三三則稱九曲溪水,更有九十九岩相配,溪壑幽美,這些峰岩矗立在九曲溪中,隨著溪水的回流而變幻著各異的豐姿,令人目不暇接。清代丁耀亢在《武夷偶述》中對武夷山地貌特征說得非常清楚。他說“武夷之異於他山者有三”,其中一異便是“凡山或排列、或分聚,此則峰溪相環,九折萬狀,山前以後山為郭,山後以前山為障,遠不半舍,往複不窮。”這是他親身遍曆了奇景之後所得的結論。

這種隨著水勢轉折而以不同姿態吸引遊人的獨特景觀,較多集中在五、六兩曲。在五曲西岸臨水而立的有座仙跡岩,上有兩個石窩,相傳是仙人跪拜皇太姥的膝痕,所以又叫仙膝岩。

而浸在水中的岩趾,有兩個石洞,左邊的稱為米倉、右邊的稱為鹽倉。傳說,若要預測米鹽價格的貴賤,隻要看洞內的積沙多寡便可分曉。就是這個仙跡岩的後背,當竹筏轉過時,卻見到它巍峨壯觀的勝景,叫做城高岩,它四麵陡壁,隻能從北壁的懸梯上登,一覽明代所建成的城高庵遺址。

五曲有名的晚對峰,它石凝紫痕,山浮綠煙,就像一道翠屏排空而開,素有“紫石屏”之稱。南宋時,劉珙築抑高堂於峰簏,而對武夷精舍;同時,朱熹也在隱屏峰下建晚對亭與之相向,是武夷山著名的景點之一。而當竹長筏進入八曲,它的背後卻成了另一勝景--煙際岩,隻見它高拂霄漢,煙雲環繞,所以又叫玉藏峰。它的左邊有兩塊一大一小相似的岩石,由於它極似舊時的米倉,叫做大小稟石。

六曲溪南,有座響聲岩,它以“空穀傳聲”引人著迷。它的伸入水中的岩腳是與丹爐岩連在一起,但卻獨自隆起一個渾圓的岩巒,通稱缽盂岩,岩頂竹樹蒙密、幽綠沁人。岩壁上鐫刻著宋、元、明三代文人名士朱熹等名貴摩崖刻石。轉入七曲,這響聲岩的右肩卻又構成太姥岩一景。它削崖陡立,上擁層林,下臨回瀾,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