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石”是虎丘的中心,氣勢雄偉,宛如一個巨大的淺盆底部,為一塊刀削似的平坦大磬石,它由南向北傾斜,中間兩大塊岩石凸起,頂麵平坦,四壁一如刀切,實為罕奇。據《虎阜誌》載: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蘇州,十月二十七日遊虎丘。康熙興致勃勃地登上虎丘悟石軒,眺望千人石,他問道:“此石可坐得千人?”陪同康熙遊覽的虎阜禪寺方丈連忙啟奏道:“怪石千人坐,靈池一劍沉!前人有此種說法。”康熙見“千人石”上的遊人遠不止千人,不禁感慨萬千地讚歎道:“如此人多,萬人也能容得呢!”康熙的話真是不錯,這塊虎丘山所有的碩大磐石,全國罕見。尤令人稱奇的是,此石色呈殷紅,到了下雨天,石上的殷紅色更顯突目,猶如鮮血浸漬。相傳此石殷紅是因為當年吳王在虎丘是山上築墓,墓成,吳王怕秘密泄露,於是他集築墓工匠千餘人在千人石上飲酒看鶴舞,至深夜將工匠全部戳殺,點點鮮血,滲透岩石,成紫斑駁影痕,此石也就成了千古奇石。
“虎丘劍池”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便是劍池。從千人石朝北望去“別有洞天”的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這四個字與人同高,筆力遒勁,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出。進入“別有洞天”園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觸目便能見到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劍池,池形狹長,象一把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麵,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使是酷暑炎夏,也感到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秀姿。抬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飛懸半空,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蔓野花又象飄帶一樣的倒掛下來,透過高聳的岩壁,仰望塔頂,有如親臨深淵之感,使人倍感神秘的是,劍池石是吳王的墓;之所以稱劍池還因為墓中藏著呈王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三千寶劍,秦始皇欲得寶劍,但莫如所在,其鑿處遂成深澗,後來演變為“劍池”,劍池之奇,為它山所無,號稱天下一絕,一點也不誇張。
張家界三奇張家界山奇、水奇、雲奇、樹奇、石奇以及珍禽異獸,無不體現一個“奇”字。
奇怪的月亮天子山月亮埡,在春夏季的每月中旬,久雨初晴的晚上八九點鍾的時候出現圓圓的月亮,像早晨初升的太陽,血紅血紅。紅色的光環,把賀龍公園、石家簷、神堂灣一帶照得通紅。如晨曦初照,給那直插雲霄而靜謐的大峰林,染上一層金色。此現象可持續一個多小時。
1984年,作家莫應豐等人來此看到紅月亮時,以為自己看到是太陽。
奇怪的影子秋天,當遊客從水繞四門至張家界,沿溪而上觀賞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的景觀時,溪水嘩嘩,鳥鳴蟬叫,山花飄香,野果串串,如詩如畫,好不愜意。若遇上秋高氣爽晴空萬裏的好天氣,你會驚訝地發現,你的影子由一變二,由二變三,人動影隨,影隨人至。
奇怪的光環在神堂灣與賀龍公園之間的風景地段,有一高約200米的石柱,峰頂疊翠,兩個小石峰中間嵌著一塊小石頭。這塊神奇的石頭和石峰,每年出現一次奇跡--發一次光。光亮就像燒電焊那樣,火花四射。光芒照亮了神堂灣一帶,把整個西海照得宛如白晝。其光由小到大,約持續三四分鍾。最後由強變弱,再慢慢地消失。
中國奇碑大觀無字碑著名的無字碑有兩塊:一塊在泰山極頂的玉皇殿門外,碑高6米,寬1.2米,相傳是漢武帝所立。據說漢武帝認為自己的豐功偉績難以盡言,故以無字碑昭示天下。另一塊在陝西乾陵,是女皇帝武則天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