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旅遊熱線(8)(2 / 2)

(16)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古田會議會址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彩眉嶺筆架山下。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此舉,會上通過的政治決議案,是我軍建設的偉大綱領。

(17)江蘇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在江蘇南京市東郊鍾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孫中山陵墓。1926年1月興建,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孫中山遺體由北京碧雲寺移此安葬。

(18)貴州遵義會址在貴州遵義市老城子尹路。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長征到達遵義後,總司令部駐此。中共中央於15日至17日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從而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開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正確領導。

為紅軍勝利完成二萬五千裏長征奠定了基礎。

(19)四川甘孜瀘定橋在四川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橋東銜接瀘定縣城。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至此,以二十二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冒槍林彈雨,緣鐵索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敵,紅軍遂過大渡河。

(20)北京的蘆溝橋在北京西南約15公裏豐台區永定河上。為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1931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點燃了抗日戰爭的熊熊烈火,成為曆史上著名的蘆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21)山西武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在山西武鄉縣東部的王家峪和磚壁村。抗日戰爭時,八路軍總司令部曾在兩村駐紮一年多,是華北各解放區的指揮中心。

(22)安徽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在安徽涇縣西25公裏雲嶺。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設此,指揮華中敵後各抗日戰場的新四軍部隊。中共中央東南局也同時設此。1939年2月,周恩來也曾來此視察。

(23)四川重慶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在四川重慶市化龍橋,嘉陵江西岸。1938年日本侵占武漢,八路軍在重慶設立辦事處,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來重慶寓此,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簽定《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1947年3月國民黨發動全國內戰後,辦事處人員全部返回延安。

(24)北京天安門在北京市區中心。原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

改建後稱天安門。城門五闕,童樓九楹,通高33.7米。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圖形是我國國徽的組成部分。

(25)上海的魯迅墓在上海虹口區虹口公園內。魯迅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遺體葬在萬國公墓。1956年遷至虹口公園。虹口是魯迅在上海戰鬥的十年中居住和活動的地方。

(26)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建碑,毛澤東為紀念碑奠基。

整座紀念碑用一萬七千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雄偉壯觀,莊嚴肅穆。

(27)陝西延安革命遺址【王家坪革命舊址】在陝西延安西北王家坪村。1937年至1947年,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八路軍總部的所在地。

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在此寫有《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重要文章。

【楊家嶺革命舊址】在陝西延安市西北約3公裏楊家嶺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這裏領導中國革命。1945年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在這裏召開。1945年4月23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毛澤東在此寫有《反對投降活動》、《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文章。

【棗園革命舊址】又名延園。在陝西延安市西北10公裏處。1940年至1942年、1944年至1947年,為中共中央書記處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這裏領導抗日戰爭、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毛澤東在這裏寫有《為人民服務》、《論聯合政府》等許多文章。朱德在這裏起草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在此起草《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