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水清無魚(2 / 2)

何縣長不動聲色,勸走了老領導後,直接命令繞過紀委,交由檢察院立案。

三個人的最後結果如出一撤,這在雁南縣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所有人聽到何縣長的名字,都會感到雙腿發抖。在這一場整頓工作作風的運動裏,楊書記始終保持著不發一言。不出聲就是支持,這是何縣長自己的想法。但他沒料到的是,這些人事後四處告狀,其實都是楊書記慫恿的結果。

何縣長在雁南縣大刀闊斧地整頓之後,雁南縣官場的風氣確實好了不少。過去人們去政府辦事,遇到的不是嗬斥,就是愛理不理。現在任何部門,看到老百姓來了,簡直比親爹親娘還親。反而弄得老百姓無所適從,以為變了個天一樣。

牌子還是那塊牌子,人還是過去的那群人。但他們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讓辦事的人,都有如沐春風般的溫暖。

何縣長的威望,也在這次整頓中空前提高了許多。加上有些人得知了他的真實來曆,不得不把所有的不滿都壓下去。畢竟,何縣長帶來的一股新風,在整個雁南縣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讚譽。

何縣長得罪一批人,自然會有另一批人高興。在官場混的人,都明白一個真理,除自己外,所有人都是對手。於是不多久,在他身邊就聚集了一幫有正義感的幹部。雁南縣涇渭分明的官場派別,由此正式誕生。當然,像張波濤這樣的人,不在正義之列。但何縣長為什麼能容納他?因為所有領導都懂一個道理,水太清,則無魚啊!

何縣長有抱負,總想著要幹出一番大事業。楊書記就不同,楊書記眼看著就要到崗,退下來能去市人大或政協是他唯一的願望。如果鬧得厲害了,上級領導不是吃素的,肯定不會讓他如願以償。因此,楊書記把自己從台麵上隱下來,放手讓何縣長去幹。

楊書記打算很有道理,幹好了,功勞少不了他的,畢竟他是一把手。幹不好,責任由他自己去擔,再怎麼說,他沒插手這回事。

到後來,何縣長拿到了搬遷縣城的批示,又搞來一筆不菲的巨款。楊書記才感覺到危險性,弄不好,他去人大或政協就要變成泡影。

這些事情,其實徐達夫書記比誰都清楚。

何縣長剛下來時,省委有領導給他打過招呼。徐書記心知肚明,任由何縣長在雁南縣翻天覆地,他一推六二五,隻要是雁南縣的事,他都往省裏推。

陌然不知道這些過節,聽到徐書記問他,他想也沒想就說:“不和的傳言應該是假的。”

徐達夫書記就笑,又問了一句:“聽說你們這次項目,楊書記想插手,安排施工承建工程?”

陌然頓時語塞。實話說了,怕給楊書記造成麻煩。楊書記還在位,根據組織紀律,他不能插手任何經濟問題,特別是安排人從事經濟活動,查出來,可是要丟帽子的大事。

他沉吟一番說:“楊書記沒插手。”

“這麼說來,都是何縣長的問題了?”徐達夫書記笑眯眯地問。

陌然心裏猛地一跳,感覺徐達夫書記正在給自己挖坑。於是他抬起頭,正視著他說:“徐書記,有很多事,都是別人在造謠。其實,處理這檔子事,一點也不難。隻要抓住症結,就能迎刃而解。”

徐書記饒有興趣地問:“小陌,你說說看,假如這事是真的,你會想個什麼辦法來處理?要妥善,大家都滿意。”

陌然想了想,遲疑著說:“我怕說不好。”

徐書記鼓勵著他說:“你盡管說揪是,說錯了沒關係。我們聊天,不打棍子,不抓辮子,更不戴帽子。”

陌然就鼓足勇氣說:“其實我覺得,楊書記如果年底退下來,在市人大或者政協給他安排一個位子,就會什麼事都沒有了。”

徐書記笑而不語。

陌然擔心自己說錯了,趕緊表態說:“徐書記,我是亂說的。”

徐達夫書記這才開口說:“我說小陌,你不從政真是浪費了人才。好在你現在從政了,以後的路,要走穩,我看好你。”

徐書記突然表揚他,讓他有受寵若驚的感覺。他惶恐地站起來,低聲說:“徐書記,要沒其他事,我想先告退。”

“回去吧!”徐書記擺擺手說:“我們談話的內容,僅限在此。”

陌然嚴肅的說:“明白!”

徐達夫書記看他一眼道:“回去給曾老說說,在雁南地區,還沒人能上天,請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