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以車代步得失談
腿的基本功能在於直立,擴展後的功能包括了跑步、彈跳、跨越等等肢體的技能。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腿的功勞不可抹殺。從猿到人的轉變最具有決定意義的環(節)在於直立,從此人的上肢解放,視野開闊,活動範圍更大,思維速度加快。尤其是幾個世紀前的工業革命為人類提供了可供享受的豐富的物質財富,我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質的飛躍,其中對行的影響和改變最為明顯直接。海陸空立體交通極大地方便了人類活動,然而也帶來了少許負麵影響,諸如環境汙染、交通堵塞等等,特別是近年來以車代步的勢頭愈來愈強,腿的功能或許不知不覺中就退化了一些,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
坐車子確實省時省力舒服又便捷,所以車子還是要坐,問題是如何坐,什麼情況下坐。外出辦事、長途遠足、視察工作、調查研究有車子隨行會方便許多,效率也要高出得多,然而生活中卻也不乏這樣的人,平常買菜上街或到三五百公尺遠的地方辦事也必勞動車子出行,無形中增添了城市交通負擔,加重了環境汙染,退一步講,這樣的人在贏得乘車尊嚴和兜風快樂的同時,或許正在一點點地喪失跑跳遠足的樂趣,室內踱踱方步,屋裏走動走動,舉止更加老成持重,步履更顯分量氣派,可久而久之,自身的損失也不可低估,原來跑跳自如,腳下生風,眼前卻步履沉沉,大腹便便,體形欠佳還在其次,醫藥費用也無需計較,腿腳不靈便卻最為當緊。不論為官還是為商或者是其他行業的人們,向往年輕健康是人之常情,步履蹣跚如何勝任更繁重更緊張的工作?如何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減當年雄風立於不敗之地?到路也走不動山也不能爬的時候,更是悔之晚矣。
生命在於運動的信條不能束之高閣。簡直無法想象人類腿的功能完全退化後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在沒有一個可以取代腿之功能的萬全之策以前,我們最好別去冒險。一個現代社會的健康人,有健全的大腦,健壯的體魄,健康的心理,三者不可缺一。不能直立無法跑跳的隻有繈褓中的嬰兒、顫巍巍的老人和那些機體不幸發生障礙的病殘者。還望各位珍視有限的生命,適時適量運動機體的每一個部分,以維護做一個健康人的尊嚴和快樂。在可能的情況下,開始習慣安步當車,跑跳的時候,你會感到自己依然健壯,依然充滿活力和自信。
第三十五(節) “國罵”何日休?
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罵娘長盛不衰,罵的淋漓盡致,罵的驚心動魄。隻要你稍稍留意,隨處都能聽上一兩個“精彩”片斷,其中就混合有許多出自“媽的”的衍生物。說罵娘是國罵,的確毫不誇張。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誰都可以隨口撿起一句罵娘的話來,或攻擊他人,或表達自己激烈的思維,而且罵娘通常不會被視作有失斯文有損風度。
罵娘似乎古已有之,作古的人已遠離我們,姑且不去論證其是非曲直,就說離我們還不很遙遠的大總統蔣介石吧,這位早年留學東洋、曾追隨過孫中山的顯赫人物,日後坐上了中華民國的第一把交椅,以孝子聞名的他在煩惱鬱悶或肝火旺盛之時,每每使用方言破口罵娘,“娘稀皮”一時成為最高級別的國罵。民國時期的大軍閥張作霖、韓複榘輩更是國罵的高手,那時,許多人都以自己的粗俗自成一家,或許還從中感受到一種豪邁雄偉的氣勢。如果細數這些民國要人的罵人,那簡直可以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