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近代思想家梁啟超譽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清代名臣曾國藩,他的詩賦和經世之學大概早已等同或超過博士頭銜的人們了,在他看來,“家勤則興,人勤則健,能勤則儉,永不貧賤”。所以為曾府訂立的規矩中就有這樣兩條:男子必習看、讀、寫、作四事,女子必習衣、食、粗、細四事。而且這位早年潛心學問文章中年功成名就的晚清重臣,常常親自過問查驗家中女性的紡花、績麻、做鞋、縫衣、刺繡活計,他把女人操持家務與男子讀書作文等同看待。其中雖然不乏重男輕女的封建糟粕,但我以為女子習學針線活不是沒有道理,否則的話,鄰國日本的教育也就不會為學生規定必修的家政課了。
Harrison如今是英國中部一所大學的教師,女性味十足的她談吐從容,氣質高雅,對待生活非常認真,對待工作一絲不苟,讓我不由得聯想到她的成績或許跟她喜歡繡花類的針線活大有關係。十二三歲時,母親強迫我學著做些針線活,納鞋墊,縫被子,長大以後就撂荒了,但手裏拿起針錢時的那種恬靜安寧至今讓我回味。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治療輕浮躁動毛病的途徑,或許還真是一些能讓人心理平靜、回歸自然的手藝活計,而且不時做些針黹之類的事情,確實有助於養成做事條理勤儉持家的習慣。
第四十六(節) 冰箱·樓房·微波爐
生活在樓房裏的現代家庭主婦,大多需要自己購采食物烹調飯菜,所以對廚房的現代餐具既熟悉又親切,對冷藏用的冰箱冰櫃以及煮飯燒菜用的電飯煲、微波爐的便捷服務也會感激不盡。一日,突然對冰箱、樓房、微波爐產生了一點特別的感受,那就是三者之間的聯係,於是便琢磨將這想法與人分享。
目前市場上的冰箱,種類齊全,應有盡有。不過最受歡迎也最有潛力的依然是價格不菲的抽屜式冰箱。打開冰箱的第一道門後,裏麵組合幾層小抽屜,每個抽屜裏放置什麼東西,全然依經濟實力的強弱、主人的愛好或者生活習慣而有不同的儲存方式。不過,冰箱大都是從上到下整齊排列,這樣更便於人們合理安排冰箱的使用空間。比如說冷藏室,最上麵的一層擱置熟肉,第二層是些剩飯剩菜,第三層放牛奶和生菜,最下麵一層是雞蛋;冷凍室的第一層放冰塊冰糕,第二層牛羊豬肉,第三層生猛海鮮一類的東西。置身其中的食物,大都被保鮮薄膜一類的聚氯乙烯塑料裹個嚴實,絕對不會串味。當你從中取出食物時,要麼是冷冰冰的,要麼是硬邦邦的,毫不含糊。
冰箱與我們現時居住的樓房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卻不乏相同相通之處。從功能上看均有存放之作用,冰箱存放食物,樓房居住人群;從結構看,均為上下組合排列型,一個單元有幾層住戶,一個冰箱中也有幾層抽屜,互不侵犯,秩序井然;從外觀看,冰箱門與單元門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除了起入口的作用外,堅硬的金屬和柔韌的封條把冰箱裹個嚴嚴實實,而鐵條、皮革、木板之類的材質將各家住戶包了個密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