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行程3 冰原海岸線:探尋與南極的關聯(2)(1 / 3)

我們駕車從迷人的克賴斯特徹奇離開,開上了公路。清晨時分霧氣散開了,陽光照在前方的道路上。我心情很好,因為在克賴斯特徹奇看到並了解到了新西蘭和南極洲如此之多的關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受益匪淺。我們順著1號州際公路(SH 1)南行了200公裏,目的地是達尼丁。不過今天,我們隻到達奧馬魯(Oamaru)就停了下來。這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城,它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曆史,也是許多企鵝、海狗和鳥類的家園。我一邊開車,腦海裏一邊有隱隱約約的疑問:我是不是唯一一個覺得生活在新西蘭這個國家有點不真實的人?因為一切都太愉快太完滿了!1號州際公路要穿過一塊麥浪起伏的寬闊的方形土地,被防護林帶圍繞起來的牧場上,散布著成千上萬的安逸的雜交綿羊。這個地區有很多農場,以肉類和羊毛製品而聞名。這片土地夾在太平洋和阿爾卑斯雪峰之間,天空顯得無限邈遠,就像一幅畫。從地理劃分來說,這裏屬於坎特伯雷平原(Canterbury Plains),公路寬而平直,向南延伸100公裏,深受大部分自駕遊遊客的歡迎。就是這樣對比鮮明的景象,讓我越來越入迷,新西蘭如畫的風景讓我幾乎忘記了,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新西蘭與南極之間的關聯。“來到奧馬魯!情迷奧馬魯!”當地的旅遊小冊子上是這麼寫的。是的,我肯定會的!但是開車進入這個曆史悠久的維多利亞風格小城之後,我首先還是來到建於1867年的帝國賓館(Empire Hotel)確認了入住。然後我開始在城裏四處隨意走走,又參觀了遺址,當時真的就完完全全被吸引了。這些修建於19世紀50年代的建築物,由石灰岩或是由奧馬魯石(Oamaru Stone)為原料建築而成,原材料的特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賦予小城一種安穩和永恒的感覺。那個年代古典風格正在此地流行,當時的建築師和泥瓦工們一定對這種風格的建築的塑造相當陶醉。城中有名的曆史街區非常繁華,餐館、商店、手工藝品店、麵包店、藝術畫廊、劇院和酒吧的建築都是這樣的古典風格。奧馬魯所呈現出來的外在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真是太驚豔了!再來上一品脫原汁原味的蒙特斯(Montieth)啤酒,我這個在曆史街區中逛到口渴的遊客感到滿足得不能再滿足了。

情迷奧馬魯

歡迎——在自然環境中觀賞世界上最小的企鵝。新西蘭的小藍企鵝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企鵝,而南極的帝企鵝是體形最大的!沒錯!雖然不是很明顯,但這麼一比較,新西蘭的確與南極洲產生了一些關聯。從奧馬魯市區步行不長時間,就來到遊客中心,也是小藍企鵝棲息地。接待我們的博物學家向我們解釋了這種有趣的鳥兒種種“神秘”的習性。要觀賞小藍企鵝,最好是等夜幕降臨的時候,那時它們剛好要返回岸邊。小藍企鵝們在海岸邊聚集成群,然後在潮汐中上岸,蹣跚著爬上遍布石頭的海岸,走回棲息地裏的巢穴區,巢穴區由特別的觀察盒組成。遊客可以看到小藍企鵝休息、孵蛋、喂養小企鵝、換羽等情景。白天則隻有參加幕後參觀團(Behind the Scenes Tour)的遊客才能觀賞。

沿著海濱路(Waterfront Road)往回開,在海灘路(Bus hy Beach Road)左轉,順著這條長路最終能到達黃眼企鵝棲息地。和小藍企鵝一樣,參觀這種企鵝的最佳時段也是傍晚時分。黃眼企鵝生性羞怯,很容易受到驚嚇,所以要觀賞它們一定得悄悄的。黃眼企鵝是世界上的稀有品種之一,是地區性的瀕危動物。黃眼企鵝隻在新西蘭的南部沿海以及偏僻的亞南極島嶼上繁衍生息。這種企鵝的毛利語名字為Hoiho,也就是“喧鬧的喊叫者”的意思。它們發出的叫聲是一種抖音,聽起來很刺耳。它們的壽命最高可達20年。在這個動物保護區裏,還生活著許多其他種類的本地野生動物,如海豹、海獅、水鳥、涉禽,有時候還能在海灣不遠處看到海豚和鯨。

查墨斯港—達尼丁

被長長的海港環繞其中的達尼丁是個美好的地方。海港風景如畫,小城裏則有著豐富的自然遺產:美麗的自然景觀、種類繁多的植物和野生動物。

這裏是南太平洋的暖流和南大洋的洋流交彙的地方,海岸邊吸引了數不清的企鵝、海豹、築巢候鳥,各種野禽和最偉大的海鳥——了不起的皇家信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