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行程3 冰原海岸線:探尋與南極的關聯(4)(1 / 2)

奧克蘭的連接

下一站我們來到奧克蘭市中心,凱利塔頓的地底海洋世界是一個體驗南極的好地方。這裏每年要接待數以千計的遊客,已不僅僅是一個海洋館,更是進行南極體驗的好去處。在兩個多小時的參觀裏,我們探訪了這個地底奇觀。首先,我們爬上了一輛雪地履帶式車,逡巡在人造的冰雪世界裏和好幾十隻巴布亞企鵝與國王企鵝之間。接下來,我們參觀了等比例複製的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船長的小木屋,親身體驗在那個英雄的時代,南極探險家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通過風洞時,雖然要忍受低溫,但仍會覺得冰封世界是如此美麗。有許多大幅照片,告訴我們在地球上這片極其寒冷、極其幹燥,以及風極其大的地方——南極洲該如何求生存。還有許多優美的風景照片。看著它們,我們那被凍僵的心終於漸漸溫暖了起來。彼得·布萊克爵士(Sir Peter Blake)的聲像教學材料《冰之心》(Hear of Ice)和《冰》(Ice)由馬庫斯·勒什(Marcus Lush)出演主持,非常值得一看。

中場休息時間!來杯咖啡加冰激淩,休息一下吧!

看著刺鰩優雅地在水下世界遊曳是種很快樂的享受。我們踏上一條活動地板,隔著塑膠材質的設計巧妙的通道壁,欣賞著水下居民們。地麵在緩慢移動,在這樣的通道裏,遊客們可以全方位地欣賞水下動物們最真實的樣子。這種參觀方式與以往完全不同,遊客看到那些隔著“人造礁石”,離自己隻有幾厘米遠的鯊魚、海鰻、色彩豔麗的各種魚類以及一些深水裏的奇形怪狀的食肉動物的時候,會特別地興奮。

館內還提供遊泳及潛水服務。遊客可以選擇與魚兒和鯊魚一起遊泳,也可以選擇浮潛,將由凱利塔頓地底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員為您細心安排。這座神奇的海洋世界修建於1985年,如今它已經是作為見證它的創始人凱利·塔頓的想象力和熱情的活紀念碑,體現出一種新西蘭式的獨出心裁。如果需要更詳細的資料,請訪問海底世界的官方網站:www.kellytarltons.co.nz。

豪拉基灣(Hauraki Gulf)被認為是世界上生態和地理條件最為多樣化的海洋公園之一。豪拉基灣裏已經確定的海豚和鯨多達22個品種,在這裏遭遇到海洋哺乳動物的概率高達90%。與海豚共遊在這裏不是夢想,觀鳥人看到這裏多種多樣的海鳥會興奮不已。豪拉基灣的海鳥品種有澳大利亞塘鵝、剪嘴鷗、燕鷗、海鷗以及小藍企鵝。在這裏,遊客可以親眼目睹塘鵝猛地紮進海水裏,海豚追逐著獵物,鯨追逐成群的哺育鳥。有趣嗎?那就到奧克蘭的高架橋港口(Viaduct Port)去訂一張雙體船的船票吧。

今天我起得很早,昨天大雨傾盆,雷聲滾滾,我沒能睡好。不過也有好的一麵,因為時間早,我們駕駛著這輛野營車,在奧克蘭市堵塞的晨間交通裏慢慢蠕動著往回開的時候,還是神清氣爽。早晨的天空很晴朗,光線清透,所以雨水今天一定會和我們無緣。我對今天的旅程感到很愉快。按照計劃,我們要在路上行駛4天才能到達惠靈頓。這樣一來,時間就有了一些富裕,可以用來參觀一些特別的地方。所以我們沿著汽車道向南開,兩個小時後,到了哈密爾頓市(Hamilton City),然後繼續朝西開,大概一小時後,來到了懷塔莫洞穴(Waitomo Caves)。

我並不是抱著要尋找新西蘭和南極的關聯而來這裏的,隻是想看看為什麼這些洞穴會被人們稱作“世界自然奇跡”。但是,這些螢火蟲聚集的洞穴對我卻有一種意外的衝擊,類似於看到鬼斧神工的南極冰山的感覺。突然,我感覺自己的攝影技術不夠捕捉這裏那種超現實的美景和獨特的“地心”氛圍。我們被導遊帶上了一艘小船,順著地底河流來到了一個巨大的教堂似的洞穴裏。四壁和洞頂都點綴著成千上萬的小小藍綠色的光點,那是螢火蟲發出的。實際上,它們讓我想起了南極冰山。洞穴裏平靜的黑色水麵上倒映著一層星星一樣的光點。在這些古老的地下山洞裏,我度過了一個非常難忘的早晨。

重新上路,這次要去的地方是羅托魯阿(Rotorua)。這裏風景秀美,但卻有著最為熱情四射的活動項目。羅托魯阿是新西蘭毛利人的聚居地,他們大概在1000年以前從波利尼西亞(Polynesia)來到這裏。羅托魯阿毛利人的熱情好客是相當有名的,所有的遊客都被邀請來感受、學習和享受他們的生活文化。

我們在城裏的汽車營地安頓好,然後去散步,看了看中央花園、博物館和畫廊等。在羅托魯阿天然的藍色地熱水洗了熱水澡,一天駕車的疲憊和疼痛都煙消雲散了。

晚上,我們受到邀請去參加一場傳統的毛利文化表演,他們在室外位於地麵以下的地灶裏烹煮食物,好吃得不得了。隨後就是音樂節目和毛利人的娛樂活動。我甚至和部落武士們一起跳起了動作像打戰一樣的毛利舞蹈,惹得大家大笑起來。夜很深了,我才在汽車營地裏不知不覺睡去,這漫長又充實的一天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