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網的發展潮流是分散化(2 / 2)

澳大利亞Western Power 公司,自己也進行了一個智能電網示範性項目,目的在於開發一些新技術來支持智能電網。同時也作為一個實驗性項目,基於此提出一些議案,爭取政府的支持。

《能源》:在中國,智能電網也提出了多年,你如何看待中國發展智能電網的優勢和劣勢?

Don Bonnitcha:這涉及很複雜的因素,首要的一點,是中國強大的發展能力。過去20年,中國發展非常快,中國絕對有足夠的能力發展智能電網。其次,中國在決策與執行決策方麵的效率非常高,這一點要超過許多西方國家。第三,中國對使用新技術,對向前發展一直都有強烈的意願。

中國發展智能電網技術環境比較複雜,中國有很多非常先進的技術。比如特高壓、交流直流電等,以及設備製造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地域廣博,各地電網發展情況不一樣。在一些地區,電網的基礎建設還很滯後,骨幹網架還比較薄弱,這些都對智能電網的發展形成了挑戰。

中國現在麵臨兩方麵的任務,一方麵是繼續完善電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麵,繼續發展智能電網,不斷提高電網的自動化、智能水平。但不管怎樣,最終中國所需要的仍然是一個高效、可靠的電網。基於這一願景,中國需要製訂一個路線圖。如果有明確的願景和路線圖,那麼中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所有新的技術,同時避免過分地投資在不必要的方麵,讓中國電網更快成為一個現代化、高效可靠的電網。

《能源》:如何評價中國智能電網當前的發展?

Don Bonnitcha:中國這些年在輸電網方麵的努力,對整個國家的益處很大。我認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執行也是比較成功的。

《能源》:關於電網拆分與否、調度獨立與否、輸配分離與否,現在中國存在很大爭論,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Don Bonnitcha:在電力領域來說,各個國家、地區都有不同的情況。比如美國,它的電網一直比較分散,大部分是私人所有,大小不同。在歐洲,大部分電網還是國有的公共事業單位。

但在歐洲以及澳大利亞,電網目前的發展潮流是分散化,發電、輸配電、市場運營都是逐漸分散化與私有化。雖然在私有化的過程中,存在私人企業將分開的那些公司又收購合並的情況,但大潮流還是朝向分散化。

中國的因素非常複雜,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決策一旦做出,將持續很長時間,而且難以更改;所以需要政府高層去做非常仔細、非常深入的調查研究。這一方麵可以借鑒國際上專家的建議,也可以深入理解各個國家的經驗實踐,從中獲得教益。

一個好的社會需要給自己的國民以最好的服務,電力行業也是如此。不管電網未來如何變化,它的目的就是要服務基本大眾,服務的人越多越好,服務的質量越高越好。

這也是要加速發展智能電網的原因。因為智能電網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國家建立一個更高效、更可靠、更節約資金的電網。從而實現為社會、為國民提供最好的服務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