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現代啤酒之父——卡爾·雅各布森
自啤酒誕生以來的幾百年間,各個啤酒生產作坊都對自己的配方進行著極為嚴格的保密工作。而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限製和妨礙了丹麥啤酒業的進一步發展。就在這個時候,被稱為“丹麥現代啤酒之父”,同時作為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創始人的卡爾·雅各布森出現在了啤酒生產的曆史舞台上,不僅由此打破了這種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還為丹麥的啤酒工業帶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空前革命。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位嘉士伯啤酒的創始人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而是更多地具有一個科學家的技術素養和一個研究者的縝密思維。
1847年11月10日,作為卡爾父親的J.C.雅各布森(J.C.Jacobsen)在哥本哈根郊區建了第一家啤酒生產廠,並以自己兒子的名字命名為“嘉士伯”牌啤酒。盡管這位父親隻是想以自己的努力來為後代留下一份家業,可正是在他兒子的手中,“嘉士伯”從屬於一個人的酒很快變成了屬於整個世界的酒,而且是最有名的那一種。
為了嘉士伯的長遠發展,卡爾·雅各布森先是在丹麥和國外學習了先進的釀酒技術,又於1876年親自創建了嘉士伯研究所,並運用法國微生物學家巴士德的理論來培養啤酒酵母和研究發酵過程,甚至還改良了大麥的品種,進而為啤酒的生產提供了一係列的科學依據。時至今日,它仍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研究中心的啤酒廠,其研究所更是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擁有80個實驗室和150名工作人員的龐大機構,吸引了各國的研究人員在這裏從事與啤酒生產有關的科學實驗。
在此後的1882年,卡爾創立了全新的嘉士伯釀酒公司。到了1883年的時候,嘉士伯啤酒公司聘用的微生物學家艾密爾·克裏斯蒂·安漢森成功地培養出了可以在實驗室裏穩定生長的啤酒酵母菌。這一成功的發明也為啤酒生產找到了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口,並由此將嘉士伯啤酒推上了名利雙收的至高地位。就這樣,在接下來的12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嘉士伯啤酒始終進行著釀造工藝及技術的改進與創新,並且通過自身的不斷革新暢銷全世界,直至最終躋身於世界五大啤酒品牌之一的行列,成為舉世公認的最具代表性的啤酒產品。
與此同時,極具現代化經營頭腦的卡爾·雅各布森摒棄了啤酒配方向來保密的保守傳統,為艾密爾的新啤酒配方申請了專利。從此,這一配方被全世界的啤酒製造商競相購買,進而使整個世界的啤酒生產出現了質與量的飛躍。而雅各布森本人也因此成為了舉世矚目的億萬富翁。這個作為文學藝術和科學文化愛好者的啤酒富商在發達之後,於1896年捐助巨款建立了嘉士伯基金會,並在100多年的時間裏為嘉士伯基金會提供了幾十億的資金,用於支持丹麥的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和丹麥國家曆史博物館的管理,然後又成為了一年一度的哥本哈根爵士樂節的唯一讚助商家。
第三節走向新的繁榮
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環境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並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綠色經濟是21世紀最具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經濟形式之一。發展綠色經濟就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丹麥“風頭”最勁
人們在丹麥隨處可以看到一座座矗立在田間屋旁、隨風轉動的乳白色三葉發電風輪。如果說荷蘭是風車之國,那麼丹麥就是當之無愧的“現代風車——發電風輪之國”。
雖然麵積僅4萬多平方千米,人口隻有500萬,丹麥卻是世界風能發電大國和發電風輪生產大國。到1999年9月底,丹麥風能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已達1606兆瓦,超過了風車之國荷蘭以及西班牙、英國,僅次於德國;若以單位麵積和人口而論,丹麥全國500萬人口中就有15萬人擁有風輪,比德國高得多。丹麥當年風輪製造產值亦達15億美元,占世界市場30億美元的一半,已出口到60多個國家。世界十大風輪生產廠家有5家在丹麥,這裏也是世界最大風能渦輪機製造商威斯塔斯公司的發源地;而全世界60%以上的風輪製造廠家都在使用丹麥的技術。丹麥製定的三葉片、定速、直聯輸電網的產品概念已在世界風輪行業占據了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