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捧腹大笑。安徒生懵懂的“愛情”黯然退卻。但他在幻想中讓自己救下了大火中薩拉,並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諒了欺侮嘲笑他的奧來-當這個頑童被罰站在桌子上時,小安徒生設身處地地想象奧來受到羞辱的處境,以至於被罰者還沒有哭,他就哭出聲來,並苦苦哀求老師原諒他。這件事後,奧來就成了小個子安徒生的保護人了。
安徒生在卡爾斯倩斯先生的學校裏十分快樂,然而由於時世艱難,學校關閉了,他隻好回到家裏。父親為他做的幾隻木偶給他帶來極大的滿足,他給小人們縫製了漂亮的衣裳,讓木偶們在“舞台”上盡情發揮他的幻想。不久,他讀到了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莎翁筆下那神奇瑰麗的情節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誦《李爾王》,而那些木偶也都跟著他一起沉浸在莎士比亞的激情海洋中了。不多久,他開始想編自己的戲——他把父親教給他的幾句德語詞彙講給木偶。
1813年,拿破侖·波拿巴發動戰爭,困窘的家境和冒險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戰場。兩年以後他回到家中,從此一病不起。當雪花飄起的時候,出現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帶走了父親,隻留下無助的妻兒和徹骨的寒冷。
父親死後,母親靠每天給別人洗衣服勉強維持生計。為了抵禦冬天冰涼刺骨的河水,她隻好喝幾口酒來驅寒。可是這樣的行為在不知內情的體麵人看來是那樣的粗鄙!很快,小城裏的人們都在竊竊私語:“鞋匠的老婆瑪利亞是個嗜酒如命的女人!”如此刻薄的流言讓安徒生為母親感到無限屈辱。多年以後,他在童話《她是一個廢物》中表達出深深的憤慨。瑪利亞本想獨自支撐一家,可鎮裏的長舌婦們嘲笑她的兒子遊手好閑。在流言的壓力下,母親隻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獨生子送到工廠裏做童工。11歲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計搞得頭暈眼花,幸好他的歌聲救了他。工人們不再讓他幹活,隻要他那清脆、響亮的歌聲能打破工地的沉悶,還要這個小家夥做什麼苦力呢?小安徒生本來就喜歡在大庭廣眾麵前表演,他甚至獨個演起了莎士比亞的《麥克白》。
終於有一天,一個工人對他說:“幹嘛你不去當演員?”一盞燈突然在安徒生腦海中點燃。這是多麼奇妙的設想!如果不能導演命運的話,那麼在舞台上演出命運不是也很好嗎?這時的安徒生剛剛受過堅信禮,對於母親想讓他做裁縫學徒的計劃,他表現出驚人的執拗-“不,媽媽,我要當演員!”但母親毫不讓步。安徒生向媽媽又是哀求又是哭泣,就算是保證一定會成名也不管用。最後,還是算命的女巫幫助了他。她對他母親說:“這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這裏開放,得離開此地到遠方去尋找!”
少年安徒生在馬車上回首故鄉。他曾經寫下這樣的句子:“當我變得偉大的時候,我一定要歌誦歐登塞。誰知道,我不會成為這個高貴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時候,在一些地理書中,在歐登塞的名字下,將會出現這樣一行字:一個瘦高的丹麥詩人安徒生在這裏出生!”
1819年9月6日,當那個14歲的瘦高個兒男孩手裏拿著一個包袱,裏麵裝著30個銀毫子和心愛的木偶,眺望著已展現在他麵前的哥本哈根時,故鄉早已遠離了視線。這個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獨。但他立刻擦去眼淚,告訴自己,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要行動,信心百倍地行動。這個來自小鎮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譚》中貧窮的少年阿拉丁一般,開始為自己的神燈而奮鬥了。
由於苦心求人寫給著名芭蕾舞演員沙爾夫人的介紹信並未達到效果,他隻好去求見皇家劇院的經理霍爾斯坦,請求做一名演員。經理打量了一下這個鸛鳥一般細高的孩子以後說道:“你長得太瘦了,演起戲是會被觀眾噓下台來的。”他仍未失望,主動建議道:“這個好辦,隻要您給我100塊錢一個月的薪水,我很快就會長胖的。”經理當即大怒-這個窮小子不是白癡就是來尋開心的。他立時下了逐客令,安徒生隻好沮喪地離開。舞蹈學校要到第二年5月才開始招生,而安徒生手裏的錢已所剩無幾。經一位熟人介紹,他到一家小作坊做了幾天小工,又因為滿口鄉音被人當作笑料,憤然離開。
就在他流浪街頭,茫然無措時,突然想起在報上看到過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並開辦歌唱學校的消息,於是便不顧一切地闖進了教授正高朋滿座的家。賓客們被這個在哥本哈根孤身奮鬥的少年震驚了,但在聽過他的歌聲以後,他們相信這個少年確有一顆熱愛繆斯的心。大家紛紛解囊,安徒生終於如願以償,進入西博尼的歌唱學校。然而不幸卻再一次降臨在他身上。雖然安徒生勤奮過人,但一場大病損害了他的聲音,使他無法再學習聲樂,接下來的一連串挫折也使他發現,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戲的天份。他終於明白自己不屬於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