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臨床療效觀察(2 / 2)

通過對56例患者的統計發現,39例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上,主要原因是中老年患者血管逐漸硬化,彈性差,血管收縮力和回縮力均較差,鼻出血易反複、難治愈。本組患者中30例患者伴有全身其他係統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在治療頑固性鼻出血的同時,還需積極治療原發病,降低頑固性鼻出血的複發率。9例患者治療後再次複發,其中2例便秘後複發,2例幹重體力活時複發。提醒患者在治療後應合理飲食,主要以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預防因便秘導致腹壓增高而誘發鼻出血,同時患者還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重體力勞動,防止複發[8]。

本研究觀察組中26例找到明確的出血部位,鼻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中後部、下鼻道中後部、嗅裂區、中鼻道及利特爾區,2例鼻腔黏膜糜爛滲血未能明確判斷出血點,要對可疑出血點進行微波灼燒,觀察組準確定位出血部位92.9%;對照組準確定位出血點71.4%,8例患者因其出血部位隱蔽,未能準確定位,導致填塞不到位而反複填塞,治療後8例患者發生頭痛、鼻脹、鼻黏膜糜爛、中耳炎等並發症,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痛苦。由此可知,鼻內鏡定位出血部位具有高效性、準確性。

本研究中,我們就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和傳統填塞止血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比較,結果發現,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4%,明顯高於對照組,而觀察組的不良反應和複發率亦明顯低於對照組,說明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痛苦少,配合度高,術後恢複快、並發症少,尤其適用於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符合微創治療原則,優於傳統填塞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樓正才,羅利民,陳家海,等. 隱蔽部位動脈性鼻出血的認識與處理[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08,43(9):701-702.

[2] 姚亞春,吳光慧. 鼻內窺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的護理體會[J]. 長江大學學報, 2006,3(3):295-297.

[3] 劉加林,鍾濤,梁傳餘,等. 對頑固性鼻出血診斷標準的淺見[J]. 華西醫學,2006,21(2):366.

[4] 薑俊宇,唐淩,趙福倫. 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42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105-106.

[5] 孫丹洋. 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的綜合療效觀察[J]. 西南軍醫,2011,13(4): 604-606.

[6] 沈峰,杜建新,王穎. 嚴重鼻出血與高血壓的病理關係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20):3222-3223.

[7] 朱征. 鼻內窺鏡下微波治療鼻出血的療效觀察[J]. 醫學臨床研究,2005,22(3):358.

[8] 王詠針,曲婉明. 介入治療頑固性鼻出血的觀察與護理[J].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誌,2006,6(17):1561-1563.

(收稿日期: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