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術後用冰生理鹽水持續衝洗在膝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臨床探討
作者:楊誌發
[摘要] 目的 探討關節鏡術後用冰生理鹽水持續衝洗在膝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78例運用關節鏡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 實驗組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腫脹程度、自主活動度皆優於對照組(P 50周歲、晨僵時間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進行完膝關節鏡術後不進行關節腔的衝洗;實驗組在進行完膝關節鏡術後進行關節腔的衝洗,具體操作:在手術前一天需將5 000 mL以上的生理鹽水於冰箱中放置,使其保持溫度在4℃~8℃;在關節鏡術後使用預先配製的3 000 mL生理鹽水對關節腔進行持續衝洗,時間約為5~6 h,流速為500 mL/h。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組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
1.3 評價標準
手術後膝關節功能的評價選取日本整形協會(JOA)製定的評價標準[4]。評定分級標準:優:無關節疼痛,恢複正常的功能及活動範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良:基本無關節疼痛,活動範圍得到改善,還存在輕微的功能障礙;可:疼痛感減弱,但活動範圍限製改善不多;差:術後功能、疼痛沒得到改善甚至加劇。腫脹程度評價標準:術後對膝關節的周徑進行測量,膝關節周徑測量時取膝關節伸直位時髕上囊位於髕骨中點的值[5],腫脹值(cm)=患側周徑-健側周徑,腫脹值越高,表示腫脹程度越嚴重。自主活動度:測量出的膝關節屈伸活動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比較
實驗組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為90.09%(100/111),對照組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為79.09%(87/110),實驗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412,P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腫脹程度、自主活動度比較
實驗組的腫脹程度、自主活動度分別為(1.75±0.24)cm、(129.50±22.24)°,對照組的腫脹程度、自主活動度分別為(2.68±1.42)cm、(87.68±21.42)°,實驗組與對照組腫脹程度、自主活動度比較皆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6.8029、14.2357,P
3 討論
膝骨性關節炎治療的關鍵在於關節軟骨,如果降低灌洗液溫度,就可以避免丟失關節軟骨中的蛋白多糖,使手術對關節軟骨的傷害降低,能對關節功能的恢複起到加速作用。有研究發現,溫度過低的冰生理鹽水持續衝洗關節腔對組織存在損傷作用,用4℃~8℃的冰生理鹽水持續衝洗關節腔不會對組織造成明顯的損傷。
本組資料顯示,實驗組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90.09%(100/111),對照組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79.09%(87/110),實驗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關節鏡術後用冰生理鹽水持續衝洗在膝骨性關節炎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提高膝關節功能優良率、自主活動度,減輕腫脹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毅華,莫藝忠. 關節鏡清理聯合關節腔持續衝洗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4):104-105.
[2] 李玲利,寧寧,侯曉玲,等. 冷加壓自動循環係統控製膝關節鏡術後膝關節的腫脹[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複,2010,14(39):7386-7389.
[3] 尹辛成,張翔,趙凱. 加壓冷療治療膝關節鏡檢術後膝部腫痛的療效觀察[J]. 中國臨床醫生,2010,38(8):55-56.
[4] 趙蕾,李君. 自製加壓冷敷帶治療膝關節鏡術後關節腫痛的護理觀察[J]. 護理研究,2010,24(4A):904-905.
[5] 陳崗,鍾世榮,李文,等. 活血利濕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關節鏡術後肢體腫脹15例[J]. 江西中醫藥,2012,7(43):38.
(收稿日期:201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