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讓生活之泉涓涓不息(2)(1 / 3)

社會和個人

隻有個人才能思考,從而能為社會創造新價值,不僅如此,甚至還能建立起那些為公共生活所遵守的新的道德標準。要是沒有能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能力的個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像,正像要是沒有供給養料的社會土壤,人的個性的發展也是不可想像的一樣。因此,社會的健康狀態取決於組成它的個人的獨立性,也同樣取決於個人之間的密切的社會結合。有人這樣正確地說過:希臘—歐洲—美洲文化,尤其是它在那個結束中世紀歐洲停滯狀態的意大利文藝複興時的百花盛開,其真正的基礎就在於個人的解放和個人的比較獨立。

我是“孤獨的旅客”

我對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的強烈感覺,同我對與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顯然的淡漠,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麵前,我總是感覺到有一定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覺,同別人的相互了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足惋惜。這樣的人無疑有點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但另一方麵,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不被把他的內心平衡建立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的願望所誘惑。

德蘭修女

盧錦燕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受全球敬仰的德蘭修女,因為死期與戴安娜王妃接近,曾有人拿她們兩人來相提並論,可是她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

德蘭修女並沒有戴妃的絕代風華,她的個子瘦小,其貌不揚;她有的,是一顆美麗的心。戴妃在安全設備十足的醫院裏跟艾滋病人握手,會有人拍下照片登在報上,讓人歌頌她的愛心;可是德蘭修女卻不知多少回在肮髒、汙穢的街道擁抱那些患皮膚病、傳染病,甚至滿身膿瘡的垂死病人,把他們帶回自己的住處,照顧他們,安葬他們。

很多人提起德蘭修女的時候,都會覺得她是個偉大的人,和她對比,自己是卑微無能的,不可能像她,也不可能做她所做的事。可是在一次早晨崇拜會上,講員忽然又提起她,且引用了她的一句話來勉勵我們:“德蘭修女說過一句話: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這句話叫我深思。

真的,德蘭修女不曾像摩西那樣叫紅海分開,兩邊立起如壘,讓以色列人從幹地上走過去。

她不曾像耶穌那樣叫死人複活,讓每一個看到的人合不上嘴。她不曾用五餅二魚喂飽五千人,叫許多人跟在她後頭擁護她。

她不曾搞過叫天地變色的社會革命,她不是個翻天覆地的偉人。她所做的,是每一個有手有腳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顧垂死的病人,為他們洗腳、抹身,當他們被世上其他人踐踏如地底泥的時候,還給他們一個人(一個原本是按著神的形象被造之人)的尊嚴,如此而已。

這些,我們做不到,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不肯、因為不願。因此,當我走過羅斯福路的地下隧道到台大校園散步,看到一個人躺在隧道裏,他的臉上長著遮住半邊臉的腫瘤,赤腳上滿是黑泥,穿著一件像是幾年不曾換洗的髒布。我曾經駐足,曾經難過,曾經心中充滿憐憫。

可是我不曾伸出手來碰一碰他,不曾跟他說過一句話,不曾讓他感覺到我的尊重,不曾告訴他,他是一個上帝所愛的人。

我隻能在含羞掉頭時在心中默禱:“主啊!赦免我……”

兄弟,為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

(印度)泰戈爾

沒有一個人長生不老,也沒有一件東西永久存在。兄弟,為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

我們的一生不是一個古老的負擔,我們的道路不是一條漫長的旅程。

一個獨一無二的詩人不必唱一首古老的歌。花褪色了,凋零了;戴花的人卻不必永遠為它悲傷。

兄弟,為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

一定要有完全的休止,才紡織成完美的音樂。為了沉溺在金色的陰影裏,人生向夕陽沉落。一定要把愛情從嬉戲中喚回來飲煩惱的酒,一定要把它帶到眼淚的天堂。

兄弟,為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

我們趕緊采集繁花,否則繁花要被路過的風蹂躪了。

攫取那遲一步就會消失的吻,使我們的血脈暢通,眼睛明亮。

我們的生活是熱烈的,我們的欲望是強烈的,因為時間在敲著別離的喪鍾。

兄弟,為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

我們來不及把一件東西抓住,擠碎,而又棄之於塵土。

一個個時辰,把自己的夢藏在裙子裏,迅速地消逝了。

我們的一生是短促的;一生隻給我們幾天戀愛的日子。

如果生命是為了艱辛勞役的話,那就無窮地長了。

兄弟,為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

我們覺得美是甜蜜的,因為她同我們的生命依循著同樣飛速的調子一起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