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墨離這個異數,後金就即將取得輝煌的勝利,這一戰完美謝幕後,他皇太極的威望也將達到如日中天的地步,非但國內再沒有人敢挑戰、動搖自己的汗位與權勢,大金的國力也將大大加強,隻要再來幾次這樣的伐明之戰,看似龐大的明帝國就將臣服在八旗的鐵騎之下,甚至取而代之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現在,這一切都功敗垂成了,非但沒有摧毀明國的大淩河城,也沒有招降祖大壽等明軍,反而還折損了兩萬多八旗勇士,這實在是奇恥大辱,而且人口糧食都沒有掠奪到,連自己的糧草都丟給明軍了,這回去怎麼向族人交代?
“是啊,大家夥都說說,接下來怎麼辦?難道咱們就這樣回去了嗎?各旗折損了這麼多勇士,結果卻啥也沒弄到,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族人怎麼看咱們?各旗的損失又從哪裏補?這個冬天怎麼過?”多爾袞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他的同胞兄長阿濟格被明軍砍了頭,兩白旗兵力折損了不少,他們三兄弟的實力也大大削弱,教他如何能不憤怒。
“可是,明國那個叫墨離的混蛋部下兵多將廣,這次咱們都攻進了大淩河城了,可誰想到他居然還有援兵!真是可恨!咱們如今兵力大損,也拿他沒有辦法了啊!”阿巴泰也懊喪地說道。
代善、杜度、嶽托等人也都是默不作聲,無計可施。
“要我說,咱們其實早就應該攻進大淩河城,逼祖大壽投降的,那樣一來根本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事情!”莽古爾泰不忿的說道。莽古爾泰也是四大議政貝勒之一,當年也是爭奪汗位的有力人選,隻是後來其他貝勒都被皇太極說動得支持他,莽古爾泰獨力難支,隻好也轉向擁立皇太極。
皇太極登上汗位之後,越來越獨斷專行,此次出征前撤銷四大議政貝勒輪流執政議政便是一個明證,這也引發了莽古爾泰的暗中不滿。這次慘遭失敗,莽古爾泰隱隱覺得機會來了。
“老三,你這是什麼意思?在質問大汗嗎?”代善不滿地瞪了莽古爾泰一眼,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動這個心思。
“大貝勒,難道不是嗎?如果不是汗王非要用什麼懷柔手段降服祖大壽,說什麼可以樹立以德服人以誠招降的先例,引發明軍明將陸續來歸降,咱們這會隻怕早就將大淩河城的糧食人口包括祖大壽的部下全部都收歸大金了!以我看來,對付這些明狗,隻要咱們八旗勇士舉起手中的刀槍,他們就會嚇得乖乖聽話了!”莽古爾泰忿忿的說道。
“夠了!老三,以德服人並沒有錯,一味的屠殺隻會引發明國人的反抗,長此下去,隻會徒勞消耗咱們大金的國力和兵力!”皇太極不滿的喝道:“而如果咱們以誠意打動明軍讓他們真心來歸降,他們以後就會死心塌地的為咱們大金出力,一傳十十傳百,不用多久,咱們大金就能開疆拓土,繁榮興盛了!恨隻恨這個墨離,屢次壞我大事!”
莽古爾泰不服氣,還要說些什麼,多爾袞忽然說道:“三哥,別再說了,咱們還是先解決眼下的難題吧!”
莽古爾泰沒好氣的說道:“怎麼,老十四你有什麼妙計?”
多爾袞說道:“三哥,汗王,臣弟認為,咱們不能空手而回,否則這個冬天不好過,族人也會對我們很失望。依我看,咱們現在不如繞道直奔寧遠去,取下寧遠城!”
多爾袞剛說完,多鐸也嚷道:“十四哥說得對,打寧遠,咱們打寧遠!大淩河城的那些明狗肯定想不到咱們還能殺個回馬槍去取寧遠城,再說這些天咱們圍困大淩河城,明狗肯定把兵力都抽調到錦州這一邊來了,寧遠城兵力空虛,指定一攻而下!”
打寧遠?
皇太極有些猶豫,寧遠當年被袁崇煥修築得堅固無比,大淩河城都沒拿下就去打寧遠,要是一個不小心消息走漏了,可就要被錦州、大淩河城的明軍抄了後路了。
但想到若是不奪些明軍的物資,回去之後不好跟國人交待,這冬天也不好渡,況且多鐸所說也甚是有理,明軍在寧遠城肯定沒多少兵力了,一時有些為難,轉身問代善:“二哥意下如何?”
代善想了想,點頭道:“寧遠這幾年是肥得冒油,聽說城內人口和糧食不下於錦州城,而且兵力空虛,如果真能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話,拿下寧遠不在話下。”
薩哈廉卻忽然搖了搖頭,說道:“汗王,阿瑪,臣以為打寧遠大大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