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組織創新路徑
培育企業文化。村鎮銀行成立時間不久,品牌效應微弱,應利用電視、報紙等媒介加強宣傳,明確其市場地位和服務宗旨,提升社會認知度;同時,村鎮銀行自身必須秉承嚴謹誠信的作風,嚴格按照規章秩序開展各項業務,通過樹立誠實穩健的形象來獲得客戶的信任。
加強內控機製建設。村鎮銀行規模有限,多數新建機構沒有設立完善的內部監管部門,容易引發內部人控製現象。因此,一是應健全各項規章製度和內控製度,明確各部門責任和義務;二是應建立科學、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決策機製;三是應建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製,嚴格把控各項風險。
創新管理激勵機製。村鎮銀行的從業人員存在專業知識和經驗缺乏,業務技能水平較低的問題,首先需要加強培訓,提高其素質修養和專業能力;其次挖掘熟悉農村市場和金融業務的本土人才,給予高薪聘用;最後,強化員工任用和考核機製,製定風險責任製,將業績與合規操作掛鉤,實現獎懲分明。
3、業務創新路徑
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一是注重產品創新,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推出多樣化、個性化、服務三農的貸款類型和方式,如返鄉農民自主創業貸款、消費型貸款、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等;二是擴大業務範圍,進一步探索開展中間業務,通過優質的服務吸引和打動客戶。隻有建立支持農民致富的長效機製,才能推動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村鎮銀行還應幫助農民發掘市場信息,提供技術谘詢、個人理財等綜合服務。
擴大擔保物和抵押品範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民對承包地將具備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的權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不動產、動產、權益抵押業務,建立相應的登記、交易製度是發展所趨。
創新經營方式。本著“共同經營,共擔風險”的原則,村鎮銀行應積極嚐試與當地政府部門、小額信貸公司、擔保機構、保險機構、農村互助社等之間的合作,通過借助第三方中介機構分散和轉移風險。另外,村鎮銀行應深入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開展業務,推動產業鏈的良性互動。
四、結語
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各方主體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本文在界定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內涵的基礎上,從金融創新視角探討了如何通過製度創新、組織創新和業務創新實現村鎮銀行盈利與支農的有效平衡,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依據村鎮銀行的發展階段和所處農村環境來進一步分析具體措施的實施方案將是後續研究的方向。
(注:項目來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3BGL011。)
【參考文獻】
[1] 桑鐵柱、張然:農村金融轉型中的風險控製與路徑選擇[J].海南金融,2013(5).
[2] 高曉燕、孫曉靚: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1(6).
[3] 張兵、曹陽:商業可持續、支農力度與農村信用社新一輪製度變遷——基於蘇南農村商業銀行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6).
[4] 祝健、張傳良:農村金融改革發展若幹問題[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