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夏國沒了(2 / 2)

孟暉還有一個令公輸念槐頭痛的優點,就是不管搜集到什麼信息,不管公輸念槐如何不樂意聽,他都要拉上公輸念槐不講上三遍絕不收兵。

每次孟暉招呼公輸念槐喝酒,公輸念槐就知道,他這個上司又有了新素材。一上酒桌,公輸念槐就拚酒,一是堵孟暉的嘴,二是趕快讓自己醉倒。醉倒的滋味要遠勝於孟暉滔滔不絕的講史。

你怪不,在孟暉那裏,公輸念槐裝死狗,回到家裏,還時不時地把孟暉講的拿出來講給女兒瑤楠聽。

以後公輸念槐就有了一項新任務,隻要出差,女兒就給他布置作業,某地有某曆史名人,曆史遺址等等,拍照並搜集有關的資料,她要建立一個資料庫。

女兒布置的作業敢不完成,於是乎,每到工作之餘,公輸念槐比當地文史館的人還累。不累不行啊,女兒瑤楠在家搖控呐,從網上查到新鮮東西,就立碼告訴老爹。公輸念槐就得像一頭拉磨的驢子一樣趕快擠時間去走一趟。然後再樂嗬嗬地向女兒彙報收獲。

沒來到南宋之前,公輸念槐把這些隻是當作一個人的興趣,知識而已,反正都過去了,變成一堆土堆或者一塊冷冰冰的塑像有區別嗎。

現在不成了,他來到了南宋,原本在書本上的東西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是有血有肉的還是熱的,怎能不讓他不關注。因為曆史的東西變成了他實實在在的生活。

片斷式的曆史知識隨著一個個的生活現實,開始建立起了聯係。公輸念槐開始不淡定了。鋼刀加頸,誰能淡定得了?公輸念槐自忖,自己絕不可能躺在鍘刀上,還能談笑自若,也忍受不了竹簽子往指頭上插的滋味。

孟之經嘴裏輕飄飄的幾個字:攻滅夏國。對公輸念槐這個後世人來,那就意味著幾百萬上千萬的生命的消失。

他曾經看過一個節目,就是談西夏滅亡的。後世人在談這段曆史時,用了一個神秘。一個存在了百十年近兩百年的政權,在後人眼中竟然是神秘的。

何也?

公輸念槐不是曆史學家,但用腳趾頭也能算明白。之所以神秘,是因為西夏人不僅被滅了國,還滅了族。

什麼意思?

就是凡是西夏國的人都被殺掉了,書籍器物等都被燒毀砸碎,和光同塵了。

後世人想了解西夏的曆史,記載西夏曆史的書籍沒有了,想找點屬於西夏的古董也找不到了,甚至去刨西夏人的祖墳都沒地刨去。

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蒙韃子。

從孟之經的語氣中,公輸念槐感覺到就是像孟之經這樣戍守邊境的軍人,也沒有意識到蒙古人是比金人更為凶殘的。

他們現在是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在看蒙古人滅掉西夏攻打金國的。畢竟曆史上的北宋與西夏打打停停,沒消停過。

而金國更是滅掉了北宋,連兩個皇帝都被擄去作了醜。雖然在孟之經這些人眼裏,還稱這個王朝叫大宋,但在公輸念槐眼裏,南宋才是它最準確的稱呼。

去年西夏國就被蒙古人滅掉了,金國也快了,下一個就是南宋了。

怎麼辦?

自己要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以自己現在的身體育情況來,還要娶妻生子。若以正常的曆史進程來看,不僅自己的兒女,就是自己能多活幾年,就會親眼看到蒙古滅掉南宋的過程。

“是啊,夏國滅亡了,蒙古人打的也很苦。嗬嗬,現在金國正自顧不暇,我大宋也可休養生息,好好經營一番,來日與金人一戰,雪我百年之恥。”

“依孟兄之見,金人能否抵擋住蒙古人的進攻?”公輸念槐想稱一稱南宋人的斤兩,看看他們如何看待蒙古人。

孟之經眨巴眨巴眼睛,不知從公輸念槐的話裏還是神情上看出了一些異樣來,“公輸兄似乎對蒙古人有些見解,何不出來,讓弟參詳一二。”

唉,將門出虎子。孟之經是不是虎子不清楚,但這種見微知著的秉性,公輸念槐心中還是感佩不已。

當然,也可能出於軍事保密,畢竟自己與孟之經萍水相逢,自己自己是公輸念槐,孟之經就得相信這個留著和尚頭的人就是公輸念槐,是公輸班的後人。誰信呐!有身份證嗎,有房產證駕駛證嗎。空口白牙,上下唇一碰,什麼就是什麼,別拿別人當傻子。

而孟之經就是一名大宋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