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菁菁感覺到有人在看她。
從早上剛出門到午餐時間,那雙眼睛始終混在她周圍的人群裏,隱匿在乏善可陳的一張臉上,平平常常一個表情裏。如果不是掉落東西時猛回頭的一個確認,她很容易就會忽略過去。
菁菁並沒有驚慌或訝異,如果再早十年,她可能會,現在的她,也許是過了太久緩慢安逸的富太太生活,情緒早已被磨得平穩如水,何況住宅有保安,出門有司機,工作地點也是層層監控保護,隻要威脅不到安全,她向來對各種狀況安之若素。
菁菁像往常一樣,起床後先去自己的美容院裏轉一圈,坐坐。生意一般,但不算寥落,美容師們頭發束緊,彎彎笑眼露在口罩上方,洗臉池水溫剛好,一切沒什麼不妥。中午,菁菁去常去的餐廳吃一頓很慢的西餐。飯畢,她又去找個茶室看小說,一壺龍井消磨完,天也半黑。晚上,她不緊不慢去看個電影,或者回到家裏吃零食看電視。一切如常,如果說有什麼改變,大概就是日複一日平穩的心情裏,反而多了一點點不那麼令人討厭的波瀾,“還在跟著嗎?”她時不時想一下,倒也覺得有點意思。
之後幾天,菁菁和閨密一頭紮進新開的商場帶來的短暫興奮裏,把這事給忘了。再過一個月,菁菁路過時代廣場,路過一條熟悉的路,想起點什麼,算起來也很久沒過來了,當天晚上放在了心上,第二天她就拋開司機,私自打了車來。
菁菁沒有化妝,換上性別色彩薄弱的衣服,戴上帽子口罩,像以往每次過來一樣,把自己包裹嚴實。下車走進小區,上20樓,左手邊往裏走,按門鈴,就會有人給她開門,把她引進屋內。
屋內景象平凡無奇,普通辦公室模樣,幾個年輕人各自伏在桌前,敲電腦,撥電話,看起來也不過是常見的白領樣子。這個地方菁菁很熟悉,以前她來,要麼為了調查丈夫,要麼為搞清楚丈夫身邊那些來路不明的女人的底細,找到老劉,一個隻做熟人生意的私人偵探。無論哪種目的,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她都懷有怨氣,就像隻輸不贏的賭博,一無所獲是失望,白費了錢和工夫,水落石出更是元氣大傷,躺在床上幾天無法起身。但這次不同,她心情愜意,如赴一場散漫的約會,沒有什麼具體目的,隻為一成不變的生活找一個出口。
老劉把她領到一間小小的會議室,遞給她一個文件夾。她打開,裏麵有一個U盤,幾張表格,幾張文檔而已。老劉是個外表大眾化的小夥兒,混在人群裏,渾濁到難以辨識,但是辦起工作的事熟稔利落,氣場就上來了,菁菁把U盤遞給他,囫圇去翻手裏的紙,紙上詳細記錄了一個女人近一個月的行蹤,什麼時候去了哪裏,幹了什麼,見了什麼人,停留多久。老劉接過U盤,插進一台電腦,幾百張照片彈出來,其中也有視頻和錄音,菁菁屏氣凝神,一一看過去,照片裏的女人一點點立體起來,盡管因為是偷拍,局限的視角和距離會渾濁一個人的形象,但還是掩蓋不了她秀麗的麵部輪廓,纖長的身條,極簡但是富有質感的穿戴,以及出挑的神采。
老劉從沒有正麵見過麵前坐著的這個人的長相,隻當還和以前一樣,替菁菁調查一些路邊的花花草草,為她的婚姻排除危機,提醒道:“行蹤比較單一,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交際,還需要繼續跟著嗎?”卻沒有看見口罩和墨鏡後的菁菁,已經被這全新視角下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新鮮得暈頭轉向,半天說不出話來。
原本,那不過是數月前的一次心血來潮,隻是有一天她太無聊了,無聊出了焦慮,連向來最能迅速解壓的購物也無法填補胸口那個陣陣揪痛的空洞,便想到找人跟蹤自己來解悶,畢竟,跟蹤對於她也不是什麼天馬行空的事,菁菁派老劉跟過很多人。這一次,也隻是把對象換成了自己,為了避免刻意,她故意把跟蹤時間定在幾個月後隨機的一周,從早上出門到夜晚回家的所有行蹤。沒有想到,這個無聊的心血來潮,意外讓她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結婚近十年,菁菁好久沒有好好看過自己,隻因為丈夫不再看她。近些年,丈夫長年住在離公司更近的公寓裏,他們幾乎完全是分居狀態。盡管她會用最貴的護膚品打理自己,但那隻是出於生活習慣,並沒有上心,她漸漸已不太關心自己的美醜。
菁菁有些恍惚,想起大學時曾有個加入了攝影社團的學長,每天都會半路跳出來抓拍她,期末作品展覽那一天,藝術走廊裏一整麵牆上全是她的照片,那些照片拍得並不專業,有些簡直蹩腳,但並不妨礙照片裏的她青春洋溢,魅力四射,這害得她成了全校的新聞,困擾得不敢走出宿舍門,但不可否認她的心裏是驕傲的。她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弄丟了這份驕傲,開始對自己的美視而不見。
二
之後一段時間,菁菁能感覺到自己的變化。早上她像往常一樣起床出門,總是走幾步又折回來,悉心為自己化一個適宜的妝,再帶著微笑重新出門。工作上,她也似乎更加主動了些,特意親自接待了兩個客人,私下更是有了熱情約不同的朋友出來吃飯喝咖啡。有意無意,她讓自己的腳步更有力一點,整個人像一株植物往上挺拔,散發出她的勃勃生機。她想通了,盡管生活寂寞無聊了些,總還可以為自己過得有姿態一點。
每過一個月,菁菁和老劉約好時間,從他那裏拿回一些照片和文字資料。她把U盤裏的照片導出來,又把其中清晰得體的幾張打印好,連同一頁粗略記錄了大概行程的表格,貼到一個厚厚的大牛皮紙本子裏。那個本子已經用了三分之二,密密貼滿各種女孩的照片和資料,有大學生,有剛入社會不久的新人,也有三十左右的恨嫁女,每一個,都與她的丈夫有過男女糾葛,也都曾是她讓老劉調查的對象。她詳細記錄她們的日常,或者說珍藏她們的青春,原本為了如果有離婚的那一天,便可以以此扳倒丈夫,獲得更多補償,但堅持到後來,不如說是滿足自己與空虛鬥爭的某種私欲。
現在,她把自己也放進這個本子裏,就是想要像旁觀她們一樣旁觀自己,形式賦予的客觀角度讓她可以冷靜評估和感受。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菁菁在兩種身份中自如切換,一邊做好一個豐富精彩的被跟蹤對象,一邊做一個冷眼旁觀者,看著自己死氣怏怏的生活一點點煥發光彩,這種精神分裂般的遊戲讓她的獵奇心理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一段時間內的確讓她對生活重新拾起了熱情。
三
但這樣的熱情並沒有持續太久。三個月後的一天,菁菁在家拿起牛皮紙本子翻著玩,她從第一頁慢慢往後看,一個接一個地重溫那些被她跟蹤過的女人,那些曾讓她產生過嫉妒與豔羨交織的複雜情緒的臉,連同一段段生活履曆、痕跡,便在她的指尖迅速滑過,頗有些過盡千帆的意味,菁菁就這樣想起了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