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從不將女子當做人:
我們都以為她是父親的女兒,以為她是丈夫的老婆,以為她是兒子的母親;所以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話,從來總不認為她是一個人!
人類有一種“半身不遂”的病,在中風之後,有一部分麻木不仁;這種人一半失了作用,是很可憐的。諸位!我們社會上也害了這“半身不遂”的病幾千年了,我們是否應當加以研究?
世界人類分男女兩部,習慣上對於男子很發展,對於女子卻剝奪她的自由,不準她發展,這就是社會的“半身不遂”的病。社會有了“半身不遂”的病,當然不是健全的社會了。女子問題發生,給我們一種覺悟,不再犧牲一半人生的天才自由,讓女子本來有的天才,享受應有的權利,和男子共同擔任社會的擔子;使男子成一個健全的人,女子也成一個健全的人!於是社會便成了一個健全的社會!
我們以前從不將女子當做人:我們都以為她是父親的女兒,以為她是丈夫的老婆,以為她是兒子的母親;所以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話,從來總不認她是一個人!在曆史上,隻有孝女、賢女、烈女、貞女、節婦、慈母,卻沒有一個“女人”!
諸位!在曆史上也曾見過傳記稱女子是人的麼?
研究女子教育是研究什麼?——昔日提倡女子教育的,是提倡良妻賢母;須知道良妻賢母是“人”,無所謂“女子”的。女子願做良妻賢母,便去做她的良妻賢母,假使女子不願意做良妻賢母,依舊可以做她的人的。先定了這個目標,然後再說旁的。
女子問題可以分兩部分講:
(一)女子解放。
(二)女子改造。
解放一部分是消極的。解放中包含有與束縛對待的意思,所以是消極的。改造卻是積極的。改造是研究如何使女子成為人,用何種方法使女子自由發展。
(一)女子解放。解放必定先有束縛。這有兩種講法:一是形體的,一是精神的。
先講形體的解放。在從前男子拿玩物看待女子,女子便也以玩物自居;許多不自由的刑具,女子都取而加在自己身上,現在算是比較的少了。如纏足、穿耳朵、束胸……等等都是,可以算得形體上已解放了。這種不過談女子解放中的初級。試問除了少數受過教育的女子而外,中國有多少女子不纏足?如果我們不能實行天足運動,我們就不配談女子解放!——我來安慶的時候,所見的女子,大半是纏足;這可以用幹涉、講演種種方法禁止她們,我希望下次再來安慶的時候,見不著一個纏足女子!——再談束胸,起初因為美觀起見,並不問合衛生與否。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對我說,假使個個女子都束胸,以後都不可以做人的母親了!
次講精神的解放。在解放上麵,以精神解放最為重要。精神解放怎樣講?——就是幾千年來,社會上男子用了許多方法壓製女子,引誘女子,便是女子精神上的手鐐腳銬。
擇幾樁大的說:第一,未講之先,提出一個標準來,——標準就是“為什麼?”——“女子不為後嗣”。中國古時候最重的是“有後”——女子不算——家中有財產,女兒不能承受;沒有兒子的,一定去在弟兄的兒子中間找一個來承繼受領。女子的不能為後嗣,大半為著經濟緣故,所以應當從經濟方麵提倡獨立。有一個人臨死,分財產做三股,兩個女兒得兩股,一個侄子得一股,但是他的本家,還要打官司。這個觀念如若不打破,對於經濟,對於道德,都有極大的關係。還有“娶妾”。一個人年長了,沒有兒子,大家便勸他娶妾,——就是他的夫人,也要勸他,不如此,人家便要說她不賢慧——請問這一種惡劣的行為,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再進一步說,既然同認女子是個人,又何以不能承受財產,不能為後?——這是應當打破的邪說之一!
第二,“女子貞操問題”。何謂貞操?——貞操是因男女間感情濃厚,不願意再及於第三者身上。依新道德講,男女都應當守貞操,曆史上沿習卻不然,男子可以嫖,可以納妾;女子既不可以和人家通奸,反要受種種的限製,大概拿牌坊引誘,使女子守一個無愛情沒有見過麵的人,一部分女子,因而被他們引誘了。如此的社會,實在是殺人不抵命的東西!貞操實是雙方男女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