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學生高效率學習觀(1)(2 / 3)

2.學會高效學習有助於中學生學習興趣和意誌品質的培養

中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不僅源自對知識本身的好奇心、對授課教師的喜愛,他們對學習內容的預知情況、對新知識的接受水平和速度都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興趣。布盧姆說:“我們發現,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有能力進行學習,那麼他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就會提高。如果他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他就會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開始厭惡自己。”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學業成就優秀的中學生比困難生表現出對學習更有興趣,更能克服困難堅持學習,即具有更良好的意誌品質,其實我們忽視了一個事實:學業成就優秀的中學生學習能力強,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更小,所需的意誌努力更低,學習興趣相對更濃。因此,我們要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應該幫助他們學會高效學習;意誌力的培養也不能一味片麵地強調“錐刺股”、“頭懸梁”的精神,體罰式的強迫學習是難以奏效,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學會高效學習是改善學習困難中學生厭學情況的有效措施。

3.學會高效學習有助於激發中學生學習動機

高效學習會給中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對認知動機起到了一種強化作用。我們知道知識越多的人越有求知欲,越敢於麵對新知識,學有所得、學而不厭,知識的獲得能加強學習動機。相反,一個不善於學習、學業上屢屢失敗的中學生,必然引發困惑、苦惱、失望的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對認知動機起著“懲罰”作用,最終學習者會采取自我保護措施放棄思考的態度。加之學科知識的係統性和積累性更容易導致一環落下環環落後的局麵,導致學生越學越不懂越想不學的惡性循環,學習動機水平肯定會降低,最終將引起回避和退縮反應,以至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因此,激發中學生學習動機、提高中學生學業成績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他們學會學習,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進步,學習動機得到正強化。

4.學會高效學習有利於提高中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青少年時期,學校是他們成長的主要場所之一,學業成就自然成為評價他們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學校的學習情況不僅影響著中學生的認知發展,也影響著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那些學業成績落後的中學生往往會缺乏自信,焦慮、退縮,甚至出現逃學行為以回避那些他們自認為可能使他們受到批評或嘲笑的學習任務。此時,青少年的學業成敗與他們逐漸成形的人格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學業困難導致他們對挫折容忍力低,情緒波動大、易怒、愛尋釁鬧事、易產生敵對情緒、抱負水平低等不良人格;反過來,人格不成熟,常表現為缺乏責任感、獨立性和長遠的目標,不能控製自己的衝動,不能延遲享受需要的滿足,對複雜的學習任務缺乏堅持性。所有這些不良人格又反過來影響學習,形成惡性循環。

基於自我調控的高效學習的目標並不是為了讓每位中學生獲得美滿的考試分數,而是指向使中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更清晰的認識,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讓內因起積極作用,使學校教育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中學生麵臨低效率學習的困擾

目前,學校教育偏重於重視語言智慧和數理智慧。學校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還是講授,這種教學方式側重讓學生通過聽覺獲取信息。課後作業的主要方式是讀書、背書、回答問題和書寫答案。考試往往采用單一的紙筆測驗形式,也是側重對數理智慧和語言智慧的發揮和考察。這種傳統的教學與評價體係對很多具有其他領域優勢的孩子是很不公平的。比如,那些喜歡自己動手操作、靠實踐活動獲取信息、喜歡追問為什麼、需要和同學交流才能理解講課內容的孩子,他們所擅長的學習方式得不到學校或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他們可能被老師或同學視為不守紀律的、多動的或笨拙的學生;他們可能在單一形式的考試中屢次遭遇失敗。

中學生學業困難有很多因素造成,我們在平時常常會發現身邊有這樣的情況:

學業困難可能是由於學習基礎不佳,打基礎是要花時間的,它提示“厚積”才能“薄發”;學業困難可能出自學習方法不合適,用習慣了的方法也不知道該怎麼改,它提示今後在做事情的開始就要有找巧辦法的心思,事情要做得好可不能靠使蠻力;學業困難可能來自於學生的個性特質,活潑的性格容易贏得了廣泛的交際圈,可若靜不下心來耐心地背那些方程式、記那些枯燥的符號,應該丟失這部分分數;學業困難也可能來自毅力,就像馬拉鬆跑步不需要也不可能一直衝刺一樣,心血來潮是幹不了大事情的,耐得住寂寞的人常常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