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學習動機與中學生高效率學習(3)(1 / 3)

也就是說,目標設定可能在以下四個方麵起作用而提升成績:①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促使個體將注意力集中在與目標活動相關的活動上,同時減少與目標達成無關的活動,從而提高個體的活動效率。例如,每次你的心思要從作業上轉移開時,今天一定要完成這部分作業的目標就會幫助你把注意力拉回到習題上來。②目標的設置情況直接影響著個體在活動中的努力程度。一般說來,越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會讓我們越努力。③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我們不會放棄,直至達到目標。因為,有難度的目標要求我們付出努力,緊張的期限會讓我們加快速度。在個人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目標水平越高,個體的任務堅持性越強。④當舊的策略無效時,可以促進新策略的形成。例如,你的目標是得A,但在第一次測驗時你沒有達到,你可能會嚐試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當集中注意力、提高努力程度和堅持不懈尚不足以達成目標時,選擇一個新的、恰當的策略是至關重要的。

(2)目標的特性

目標的一些屬性會影響我們達到目標的動機總量,這些目標的特性主要包括目標的難度水平、明確性以及臨近性。

從難度水平上看,目標可以是容易的、中等的和難的。目標的難度影響著個體在活動中投入的水平,進而影響活動的結果(績效水平)。如果個體對目標有充分的認同,達到目標的決心堅定,那麼在個體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目標水平越高,績效水平就越高。當然,目標過於困難就會讓人望而卻步,或者徒勞無功。

目標的明確性是指個體通過目標可以清楚準確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及做到什麼程度。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明確具體的目標,比如每天背十個單詞,也常常聽到一些模糊的目標,比如好好學外語。明確的目標可以比模糊的目標產生更高的績效。

目標的臨近性指的是目標完成期限的長短。盡管目標的完成期限並不能直接決定活動的結果,但它可以通過調節、控製個體在任務情境中的投入水平,間接地影響工作成績。短期的目標往往更容易堅持到底,麵對短期目標主體也更容易獲得充足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更有自信。

精確的、中等難度的、且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的目標,會增強我們的動機及其持久性。精確的目標為我們判斷成績提供明確的標準。中等難度的目標可以提供一種挑戰,但又不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任務是短期的話,我們更容易保持。最後,能夠盡快完成的目標不易被其他更急迫的事情擱置。

(3)成就目標

成就目標也稱為目標定向或成就目標定向,它反映了個體對成就情境的一種認知傾向。目標是特殊的靶子,在學校裏,目標定向是指目標與成績相關聯的信念模式。目標定向包括我們追求目標的理由和我們用來評估朝向目標進步的標準,例如,你的靶子可能是學好這門課、拿到優秀,或者僅僅為了獲得學分,或者為了在你的朋友和家人眼裏有個好印象。

1)掌握目標和成績目標。在有關學生目標的研究中,最常見的區分是掌握目標和成績目標。對這兩種類型的目標的研究已開展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學者們先後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分類,如尼克爾斯(1984)的自我卷入(ego‐involvement goals)和任務卷入(task‐involvement goals),德韋克等人(1988)的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s)和成績目標(performance goals),埃姆斯等(1988)的掌握目標(mastery goals)和成績目標,厄當等(1995)的任務目標(task goals)和能力目標(ability goals)。盡管學者們對兩種目標采用了不同的標簽,但其基本內涵是一致的:一種是以學習和掌握為目標,認為從事成就活動的意義在於掌握、理解任務,提高自身能力;另一種是以證明自身能力為目標,認為努力完成任務的理由是要證明自己有勝任該項工作的能力,認為比別人做得好才叫成功。本書中統一以掌握目標和成績目標的稱謂來區分這兩種目標。

安德曼和邁爾(1994)總結了兩種類型的成就目標的特點。

掌握目標是為了提高能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你都會堅持學習。定向為掌握目標的學生傾向於尋求挑戰,並且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堅持。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是手邊的任務而不是擔心與班上同學比較後他們的成績如何。這樣的學生被稱為“任務卷入學習者”,他們沉浸在學習或工作之中,英語中形象地稱他們“lostinwork”(迷失在工作裏)。另外,他們也會尋求恰當的幫助,甚至“不恥下問”,采用更深層次的認知加工策略或更好的學習策略,通常他們是帶著自信迎接學習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