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及時反饋正麵表揚
反饋是影響學生自我效能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並看到自己的進步,能提高學習熱情,增加努力程度和堅持性。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行為結果進行反饋時,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對學習做內在的可控的歸因,才更有助於學生從自身尋找學業成敗的因素並根據表現來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不會因一時的失敗而降低對未來成功的期望。比如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而把失敗歸因於努力或運氣,從而提高學習自我效能感。這樣做,一方麵會帶來自尊、自信、更高的成就動機和成功期望;另一方麵,也防止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產生無助感和行為偏差。尤其是對自我意識尚未形成的兒童而言,他們對自己的判斷主要依賴於成人對他們的反饋,教師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影響,通過反饋能很好地幫助兒童樹立自信。
反饋還能強化行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點滴進步,教師及時反饋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行為產生成功預期,他們會通過加倍努力的行為追求最後的成功。反饋過程應伴隨正麵表揚,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於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表揚和鼓勵對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神奇的作用。
(5)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鼓勵學生自我選擇和自我指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通過他助,提高自知,依靠自助,達到自覺地培養和維護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的全麵了解是教師在培養教育過程中進入學生內心世界的先決條件,是培養教育有效性的基礎。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支持不僅表現在對學生應有熱情的態度上,而且還要表現出對學生真誠的有效的關懷、幫助的實際行為上。建立寬鬆、和諧、平等的關係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6)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樹立榜樣幫助學生獲得替代性經驗,學生是從同伴和教師那裏獲得替代性自我效能信息。相比而言在提高自我效能方麵,同伴榜樣比教師榜樣的效果要好。鑒於中學生特殊年齡特點,同伴對他的影響較其他年段大,因此,榜樣在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較差並對自己的前途喪失信心的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苦口婆心無濟於事。可他的小玩伴學習認真,成績進步快變得出類拔萃,會給他們內心產生強烈的震動,漸漸在同伴的影響下也認真投入學習。因此,經常為學生樹立示範榜樣千萬不能是為了攀比,有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同事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原因是孩子不能從這些同事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反而打擊了他們的自信,降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7)注重情感因素
創設和諧氛圍情緒和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的心情處於過分緊張時,獲得成功的能力判斷水平要比心平氣和時差得多。自我效能感和焦慮水平、抑鬱情緒呈顯著的負相關。因此,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雖有挑戰、競爭,但卻充滿自由、和諧、關懷、支持而不具威脅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遠離焦慮,這不僅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業成績,增強自我效能感,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總之,自我效能感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就水平和發展方向。因此,教師家長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學生能充滿信心地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