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竹之傳(1 / 2)

而就在現在的天台山至安順一帶,居住著一支數萬人禮儀風俗都非常獨特的苗族,自稱為“蒙正苗族”,據稱全國苗族有一百三十多個支係,而這其中唯一一支以“竹王”為圖騰的苗族就是這個蒙正苗族。千百年來,他們堅信自己就是夜郎竹王的後裔,家家戶戶都用竹塊束成夜郎竹王的偶像祭供在堂屋樓上。請竹王、供竹王、竹王陪祭是成年男性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婦女則用兩塊竹片髻在頭頂上,以示對竹王至高無上的崇拜之意。男人成年儀式主要有三道程序,一是在二三月間花開時節殺母豬祭拜竹王;二是在次年冬、臘月才供竹王;三是人死後取下生前供奉的竹王竹片陪葬,意寓“亡人揣好竹片,到陰間與祖宗相認”。

有關夜郎王與竹的傳說,則見之於常璩《華陽國誌?南中誌》及《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華陽國誌》記載如下:“有竹王者,興於遯水。有一女子浣於濱水,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為姓,捐所破竹於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或正源之於此。

另據《後漢書》載:“漢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賜其王印綬。後遂殺之,夷僚鹹以重竹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牂牁太守吳霸以聞,天子乃封其三子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縣有竹王三郎神是也。”據此,蒙正苗族或為竹王三郎神之後裔。

戰長風將這些內容一一細說下來,就連周信之也吃驚的發出“原來如此”的感歎。怪不得努雄聽到“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那可真是對他國家、民族與祖先最嚴重的侮辱了。

而這些蒙正苗人反叛的原因也就可以猜得出,是為了重新建立那個傳說中強大的夜郎國。

在漢人聽來,這的確夠滑稽可笑的,但對蒙正苗人而言,卻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至少認真到了戰場相見的地步。

“看來咱們還得多學習下才行。”周信之輕輕的說道。

吳恨所想的卻是另一件事,他問戰長風:“遊擊,我們何時去拿下天台山?”

戰長風皺起了眉毛:“不知道。如何攻克此山,我還沒有頭緒呢。”

吳恨有些不相信的看著戰長風,他可絕不相信戰長風真的沒辦法,在他的心中,戰長風永遠是有辦法的,隻不過,他不是戰長風,而戰長風也不是神仙。

吳恨正待再次說話,外麵突然傳來喧嘩之聲,帳幕一掀,一個衛士直闖了進來,大聲叫道:“有叛苗逃走!”

“什麼?”帳內三人異口同聲的叫了起來,戰長風一下子跳起身,急忙問道:“誰逃了?可傷了人?”

“是那個叫金花的叛苗!”衛士答道,“有一名衛士受傷!”

“去看看!”戰長風叫道,“傳令,派一個百人隊去追,盡可能追回來!”

戰長風和吳恨、周信之三人急急的來到原來關押金花的地方,離的還有十幾長就聽到有人淒慘的叫著,三個人加快腳步,來到前麵,隻見一個士兵倒在地上,腹部被鮮血浸透,另外兩個士兵正手忙腳亂的幫忙。

“大夫呢?”戰長風來不及問情形,先問大夫。

“已經派人去叫了,一會兒就能過來。”一邊上的士兵答道。

“怎麼回事?”這一部分士兵是吳恨負責管理,居然讓一個重要的犯人逃了,吳恨臉上大感無光,在一邊喝問。

“那個女子說要小解,”一邊上的另一個士兵說道,“我們帶她來到這裏,然後轉過身去,沒想到她突然從胸口拿出一支短箭,一甩手就打到了鄭老三的小腹上!”

“這是她用甩手箭打的?”吳恨有些不相信的看著那傷口。那傷口足有拳頭大小,血流如注。這甩手箭在軍中並不常見,而是一般武林中人使用的,使用它要有很強的臂力,既使這樣,也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更何況,方才在帳中金花曾經試圖掙脫過衛士的手,那時很明顯的表現出,她的臂力和普通女子一樣,並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

“是,這是用竹蠱甩手箭打的。”那士兵答道。

周信之看著那傷口,越看越象李柱國的傷口,他向戰長風說道,“這傷口和李將軍的傷口幾乎一模一樣!”

戰長風心中一動,他追問那士兵:“你方才說什麼?竹蠱甩手箭是什麼東西?”

那士兵還沒有回答,躺在地上的鄭老三突然大叫一聲,一把抽出腰刀,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橫,鮮血狂噴,他自盡了!

遠處,大夫提著藥箱正自忙忙的趕來,隻是,他再有醫術也無力回天了。

“混蛋!”吳恨大怒,罵道,“你再撐得片刻大夫就到了!”

“大夫來了也沒用。”那士兵悲哀的看著鄭老三的屍體,“他中了竹蠱,現在不自盡,以後隻會死的更慘。”